今天我们来谈下马云,没错就是那个被有些人称为“马爸爸”的马老师马云,就是那个在无数鸡汤文中担任主角的马云。为了凸显他的成就,每每在谈及他出生的时候,都只是轻描淡写的出生普通家庭。你不知道的是他父亲马来法可是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第四、五届主席。所以一点也不普通。当然这些大家现在也都知道了。有一个在国家协会当主席的父亲,能给他带来多少优势是可想而知的。
你还不知道的是他80年代就有个叫戴维·莫利的澳大利亚笔友,并认了戴维·莫利的父亲当了干爹。后来通过这家人的帮助完成签证,出国去了澳大利亚。当然这些大家都现在也都知道了。而且马云也把这一次澳大利亚的旅行当成人生的转折点。你觉得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家庭在当时能随随便便完成这样的事情。
他的考大学经历也不普通,第一次数学考1分,第二次考19分,第三次考了89,最后离本科线差5分,被汉州师范以专科生录取,后来却上了本科,因为本科没招满。还有这骚操作,我也是闻所未闻。所以说这考大学经历普通吗?一点也不普通。和他也类似经历的知名人物也就俞敏洪了。进入大学后,马云的人生也就开始起飞了,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当然他可能也写过我的曲艺协会主席父亲这样的好作文。凭借早早和外国接触并有个外国人笔友的优势,他的英语成绩名列前茅,而且还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后来还当了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妥妥的5道杠青年啊。
1988年大学毕业后,马云被分配到了杭州电子工学院担任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很快马云就成了了杭州优秀青年教师,与此同时他在西湖边上发起来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英文界小有名气,因此很多人找马云做翻译。借此马云成了海博翻译社,请了退休老师做翻译。海博社第一个月收入700,房租2400。当时2400可不是小数目,小打小闹就租这么贵的房子。只能说不简单呐。
1995年可以说是马云最重要的一年,海博社开始赚钱了。这一年马云还受政府之托去了美国,去洛杉矶负责沟通一起高速公路投资的事情。结果这成了一次斗智斗勇的故事。倒不是什么斗智斗勇完成任务。而是完完全全被骗了斗智斗勇终于摆脱骗子。此时马云身上只有25美分,已经不足以购买回国机票了,但是马云利用售票厅的老虎机,赌了25次花完所以钱的情况下最后一把赢了600美元。一般人吗,赶紧买票回国了。所以说马云不是普通人,他悠悠哉哉联系了国内外教同事的女婿。兴致勃勃的去了解互联网了,最后带着用自己赢来的钱买的一台当时最高性能的笔记本回国了。不久之后中国黄页诞生了。于当年马云还辞去了教师的公职。这年,马云还因为“见义勇为”上过电视,当时,杭州一家电视台做了个测试,找个些人假装偷窨井盖,想看看有没有出来制止,结果只有一个名叫马云的热心市民出来制止。
中国黄页并非一帆风顺,这种纯靠人脉关系做的生意很难做下去,说是搞互联网,其实搞得都是人际网。加上早期政策不明朗,私人企业更是举步维艰,最终只能和政府大头合作。几经重组之后马云离开了中国黄页。与其说这是马云的重大挫折,不如说马云已经通过翻译社和黄页赚到了第一桶金。而且此时的马云已经有了定向的人脉关系。就想他当初义无反顾辞去教职一样,他已经为他的下一步做好了打算。就如聪明的坏人,总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一样。
在马云离开中国黄页之前,马云就已经认识了在外经贸不的相关人士,此时的马云已经不屑于搞黄页这种初级的事情,他要玩网上贸易,不久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横空出世了,这是依托外经贸成了的公司。奇葩的是这公司搞的是内网,贸易啥的靠文件。这不是扯吗?虽然后来搞了外网。并且获得体制内的赞誉。但马云发现这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虽然名义有30%的股份,但事实上还是个打工者。98年末,马云又出幺蛾子了,决定回到杭州重新创业。其实通过在北京的经历,马云的商业思路早已经清晰。人家是摸石头过河,他是借垒好的石头过河。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多说了,因为大家都比较清楚了。通过阿里巴巴马云实现了名利双收。于是他说:“从阿里巴巴创业1999年到现在为止,我没有一个月拿过工资,我从来没有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这种低调模式的张扬令人发指,说这个话的时候旁的撒贝宁表情就已经hold不住了。
成功后的马云明显飘了,到那总要讲上几句。加上拿了什么 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主席、联合国SDG倡导者、联合国青年创业和小企业特别顾问。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于是就有了去年10月,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对金融业指点江山的光辉事迹。最后即将上市的蚂蚁集团被终止上市流程,阿里巴巴也被罚款182亿。
所以说做人要低调,没成功你要低调,成功了更要低调,有钱了,有了些虚名就忘乎所以终究是害人害己。
如今马云已经低调了,这不拿着本《老年人数字生活手册》算是服老了。
- 本文分类:故事笑话
- 本文标签:
- 本文链接:https://www.58how.com/gushidaquan/67313.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