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四大爱情传说,迄今仍然家喻户晓: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白蛇传。
一代代中国人把对爱情的美好想象和悲情记忆,都寄托在这四大爱情故事里。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经过几百上千年的传播,这些故事被无数次改写,是否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经过长期的、模式化的解读,这些故事的本意,是否也遭到了扭曲?
如果你不人云亦云的话,认真想想从小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一定能够发现很多细思恐极的细节,潜藏在故事的背后。
01. 孟姜女性情大变
先说说孟姜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最具标志性的情节是“哭倒长城”,但事实上,最早的历史记载中,这个女子恰恰是因为不轻易掉泪、极度遵从礼节而受到赞扬。
据历史学家顾颉刚的考证,孟姜女的故事脱胎于《左传》中的杞梁妻。
《左传》记载,杞梁随齐侯出征战死,齐侯回去时,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向她吊唁并表示慰问。杞梁妻不以为然,说按照礼数,你应该到我家中进行正式吊唁。
丈夫死了,尽管她很悲痛,但还是要求按照当时的礼数来吊唁亡者,一点儿也不含糊。这是一个知礼克制的女性典范,所以,春秋时期的知识分子把她的言行记录下来。
神奇的事儿发生在后面。在历代的流传中,这个简单的故事被不断加料,杞梁妻的形象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到了唐代,原本无名无姓的杞梁妻,有了自己的姓名,叫孟姜女。她的丈夫杞梁(有些地方说成万喜良)也不再是战死疆场的将军,而是一个民夫,因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墙内。孟姜女为了寻回丈夫,这才向城而哭,并哭倒了长城。
这个故事传播的高潮,出现在明代。
明代流行的孟姜女故事,把秦始皇和孟姜女的纠葛融入到情节中,说孟姜女由于哭倒长城,被报告给秦始皇,获召见。秦始皇见到孟姜女之后,见色起意。孟姜女提条件葬夫,关于所提条件多数认为是三个:造桥、下葬、秦始皇亲自发丧。一一完成之后,孟姜女投水自尽。
到此为止,孟姜女从《左传》中懂礼数的无名女子,变成了忠贞如一、敢于与强权对抗的烈性女子。
但最惨的是秦始皇,一代雄主的形象在这个影响深远的故事中,被黑得一无是处。而事实上,孟姜女比秦始皇早生了数百年,两人根本不可能同台。
我们不禁要问,明朝人讲述孟姜女故事,为什么要硬拉上秦始皇?
说穿了也不难理解。明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大修长城的时期,人民制造和传播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目的在于借古讽今,把现实中修长城的苦难与历史上的“暴君”联系起来,藉此发泄不满情绪。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不过是弱者在口头上反抗强权的“武器”而已。
02. 牛郎是个流氓吗?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源头之一。论影响力,在四大爱情故事中绝对高居第一。正因为影响力太大,人们对这个故事的感受很容易被正统的解读带跑偏。
在正统的解读中,重心放在了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被天帝/王母无情拆散之上,天帝/王母被当成封建势力的代表。我们一遍遍聆听这个故事,最终激发起对封建强权的厌恶和挞伐之情。
很少人会换个角度想想:在一个极其注重个人道德的国度,一个青年农民偷窥女性洗澡、偷盗女性衣裳的行为,为何居然没有受到批判、反而得到颂扬?
牛郎织女故事搁现在,就是偷窥狂+恋物癖+盗窃犯+非法诱拐监禁少女。就是这样一堆流氓犯罪行径累积而成的情节,却被包装成了凄美的异地恋爱情故事。只能说,中国的民间和底层,对于流氓向来有不同的理解。
在中国,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版本有很多,但绝大多数版本都有牛郎“藏衣防女”的情节。
在牛女结婚后,甚至生了两三个孩子之后,牛郎都要小心翼翼把当初偷来的衣裳藏起来,不让织女发现,而织女则千方百计想要找回她的衣裳。这件衣裳,相当于织女的飞行器,一旦找到,她就要飞走。
可以看出,织女和牛郎之间并无爱情可言,有的只是胁迫与被胁迫的两性关系。
跟孟姜女的故事一样,我们现在认为牛女悲剧是天帝/王母造成的,其实也是明朝人加工的结果。
明朝以后流传的牛郎织女故事,开始美化这段流氓囚禁少女的恋情,被偷衣服的织女不但不逃跑了,还对屌丝牛郎一见钟情,夫妻男耕女织,幸福美满。而此前主持公道的天帝/王母,这时都成了大反派。
原本难以启齿的一段胁迫式婚姻,经过改写,用封建与反封建的对立模式,成功转移了故事焦点。
用民俗学专家田兆元的话来说,“牛郎织女故事是生育的互助模式(借妇、典妻等),但在伦理方面又是不太好的,所以神话把它掩饰起来,用华彩的东西来展示,对过去的事件进行辩解,从而起到宽容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然而,现代人依然把女牛故事当成爱情故事进行称颂,仔细想想就有点诡异了。
03. 梁祝真的不“革命”
对中国四大爱情故事的通行理解,都与所谓的反封建有关。秦始皇、天帝/王母、法海,还有梁祝故事中的祝家、马家家长,都被当成封建势力的代表予以鞭挞。
实际上,这种把故事简单二元对立的解读模式,虽然有助于我们考试时抓取中心思想多拿两分,却在更大程度上掩盖了故事本身的丰富主题。
在反封建的大帽子下,被误读最深的是梁祝故事。
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与同窗求学三年的梁山伯结下深深的情谊。分别之时,祝英台假称有一妹妹,许嫁梁山伯,暗示梁山伯10天后来说亲,但梁山伯误以为30天。
30天后,当梁山伯期约来到祝家提亲时,祝员外已将祝英台许配当地马员外的公子,并已定下迎亲的日子。梁祝相见,悲感交加,但无法改变现实。
离开祝家后,梁山伯即一病不起,含恨辞世。在马家迎娶祝英台的途中,祝英台坚持要到梁山伯坟前告别,获许可。祝英台痛哭祭奠梁山伯,当时,风雨大作,坟裂,祝英台纵身坟内,殉情身亡。
在后来的版本中,梁祝化蝶,让传说有了一个悲情而圆满的结局,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梁祝故事被当成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典型。祝英台被许配给马员外儿子,暗示祝员外贪财而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这也被认为是马家以财势欺人,祝家贪财势欺女。
但从梁祝戏剧的原本来看,祝家与马家门当户对,并无高攀之嫌。而且,祝家允许英台乔装求学,马家允许英台在出嫁途中拜祭梁山伯,均是十分难得的决定,可见两家家长在当时都相当开明。
至于父母包办婚姻,在近代以前是主要的婚姻制度形式。我们不能以现在的婚姻观念强加给古人。
梁祝二人本身从头到尾也都信奉,结婚必须要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根据法律史学者朱苏力的解读,梁祝同窗时曾“同床而睡,结脚而眠”,如果他们真的主张婚姻自由,完全可以把生米煮成熟饭;但祝英台一定要回家,一定要等着梁山伯按照程序来提亲。而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身并已许嫁马家之后,他也仅仅是表示深深的遗憾,还是准备求娶他们分别时祝英台虚构出来的妹妹,只是当发现这一希望也落空时,梁山伯才“罢休不成”。
到了这时候,祝英台还是称“今生料不能够了,我劝你休想也罢了”,坚持尊重传统的婚姻程序和制度,最后,两人伤感而别。全剧中完全没有显示出祝员外或马员外对祝英台施加什么压力和强迫。
可以看出,梁祝二人始终是传统婚姻制度的遵纪守法者,即便面对不能终成眷属的不利结果,他们也从未打算挑战这种制度。
祝英台最后决意殉情,是由于梁山伯的意外病逝引起的,完全是一起突发性的偶然事件。
现代人把梁祝包装成传统婚姻制度的反叛者,并丑化祝家、马家的家长,把他们当成传统婚姻的顽固恶势力,这本质上是一种上纲上线的解读模式。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以父母包办、门当户对等原则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婚姻,长期以来都有其历史合理性,我们不能以今人的后见之明去强求古人的先见之明。
04. 白娘子的淫欲
受众多由白蛇传改编的影视剧影响,我们对白蛇传故事的熟悉程度和刻板化印象都很深。简单来说,白娘子虽是蛇妖,但已修炼成贤妻良母,为报恩而不惜冒死救许宣(许仙),而法海不懂爱,坚持人妖不能相恋,硬生生拆散一对模范夫妻。
这样的故事很符合现代人的自由恋爱审美,但同样的,这是很晚近才形成的情节。
最早的白蛇故事其实充满恐怖色彩。
唐传奇中有《白蛇记》,讲的是陇西一个叫李黄的人,被一个穿白色孝服的美女勾引,至其家“一住三日夕饮乐无所不至”。第四日返家,身体化为血水。家人去寻白衣美女,发现其为“蛇妖”所变。
到了宋代和明代,分别有话本《西湖三塔记》和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蛇故事的情节基本都完整了,不过讲述的要点和我们现在的认识完全不同。
宋、明两代的白蛇故事,都在强调色欲。白娘子身上的妖性也不灭,曾威胁许宣说:“我如今实对你说,若听我言语欢欢喜喜,万事皆休,若生外心,教你满城皆为血水,人人手攀洪浪,脚踏浑波,皆死于非命。”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以许宣经不住色诱而人生坎坷的事例告诫世人:
奉劝世人休爱色,爱色之人被色迷。
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
但看许宣因爱色,带累官司惹是非。
不是老僧来救护,白蛇吞了不留些。
这时,法海的形象也是正面的,收伏蛇妖,并劝诫男人禁欲,不要贪恋女色,否则后果很严重。
可见,早期的白蛇故事,不像现在是反佛教的,恰恰相反,是替佛教打广告的。
直到清代,白蛇故事才完成最后一轮重大修改并定型。最大的改变是,白娘子从蛇妖成了蛇仙,而法海从正面人物成了负面人物。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白蛇故事。
为什么会有这一轮转变?这应该与明末、清代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有关。僧人不守戒律,禅林隳败堕落,连带着民间对佛教的风评就急遽变差。
体现在民间文学上,就是白蛇故事中的僧人形象发生逆转,由原来救苦救难的济世之人,变成了破坏美好生活的罪恶之人。
05. 简短的结语
揭露中国四大爱情故事的流变真相,并非要让大家不相信爱情。
看懂神话传说的门道,你才知道,一切故事都是当时的历史现实的写照。这样,虚构的故事才能成为解构历史的密钥。
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传说的变动之下,隐藏着稳定的、深层的心理结构。
从中国最受欢迎的四大爱情传说的流传与改写,我们或许也能发现,我们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到底包含了哪些东西。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
第一次学的时候我就问过老师,牛郎不就是流氓,藏女孩子衣服还他喵的让她给生孩子,老师说我角度刁钻
渺(五秒)
爱情不爱情的,别信了,大艳说了:“除了感情这件事,你的付出绝对会和收获成正比。”?
迟到公子
我还以为你要说的辣三个男银,一个敢x蛇,一个敢x仙,一个敢x鬼
翘翘
爱史君残酷的揭露真相:美好爱情的背后,充斥着各种谎言
身在情长在₂₀₂₀₃₅₈²⁰²¹
树是前人栽的,至于怎么用,是乘凉还是当柴火,那得看后人的需要了~…
王栋
最著名的是《西厢记》和红娘的故事,这是真实的历史!而山西运城的永济普救寺也成为当之无愧的爱情圣地,河东大地既有武圣还有情圣
Dream
来自七夕节的安慰?
最爱历史
(作者)
七夕渡劫一族专享
小安吉 ?
爱情不爱情两说 赵雅芝老师塑造的白娘子真的是温良贤淑 眉目传情 美艳动人 小时候心中的白月光啊
最爱历史
(作者)
+1
马晓伟
大过节的说这些劳什子做甚,影响洒家心情,无所谓了,反正也是单身
柳知君
最爱君
个人以为还有个恶心的就是讴歌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简直扒灰到极点
最爱历史
(作者)
但对于当时还有李氏鲜卑化的习俗来说,也算正常。
猛虎卧荒丘
所谓爱情,实为神话!
最爱历史
(作者)
你们太深刻了,笔给你!
猛虎卧荒丘
事实如此,并非虚言!
羽柴丰?
最早的白蛇传版本里,许仙主动找法海收拾娘子,然后嗨皮结局。。。
陋石
没有一个“善终”的……
翘翘
再补充一个:倩女幽魂 原著也不是那个意思
榔榆
《牛郎织女》里的部分描写是远古时期抢亲风俗的映射。
偷窥:选择其他部落合适的对象。
藏衣:对抢来的对象进行约束,不使其逃跑。
端懋
有故事的爱情都是痛并快乐着!
最爱历史
(作者)
深刻!
在路上
今天在幸福的人眼里是一个浪漫的日子。不幸的人眼里又是一个唏嘘叹息的日子。可能爱情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吧?真正的爱情是简单的,是淹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平淡。
最爱历史
(作者)
为什么一聊起爱情,一个个都如此深刻
在路上
因为能看懂这些故事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小编是不是在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心底的某一处也颤了一下呢?
最爱历史
(作者)
阿季
希望作者再好好考证一下,古诗十九首就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见汉朝时牛女故事已经基本成型,再晚有唐刘禹锡的“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宋朝秦观的鹊桥仙等等不胜枚举。这个故事不是简单的民间故事,应是起源于天文观察,并经过文学家的多次加工,同时在民间流传的,但牛女爱情的基调是一早就定下来的,而窥视偷衣的情节,有可能是舶来品,还有待考察
雷苏
为何说就怕流氓有文化呢?看看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多有道理??
最爱历史
(作者)
绝不放弃 一战成研
希望你能把关于梁祝的解读修改一下,我对于你的解读真的感到愤慨。
最爱历史
(作者)
每个人可以有不同观点,但请宽容别人的观点
Liu&Y
从小听到大的版本:始皇修长城,遇大雨,为防止新长城被雨淋垮,谋士说人皮透气防雨,于是大量百姓遭殃,孟姜女知道自己丈夫被害,痛哭,恰遇大雨致山体滑坡倒塌一段长城,于是百姓说这是老天爷的警示,始皇便不再用人皮挡雨,孟姜女哭倒长城也成为传说。另外,王母对七仙女可好了,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仙女可是天天工作织完布下午就约会牛郎咯。
希
过什么七夕,儿女情长影响我行走江湖
身在情长在₂₀₂₀₃₅₈²⁰²¹
这篇文章,可不可以成为“七夕”不送礼物的正当理由啊?要不,鼓起勇气试试?
最爱历史
(作者)
支持,但不负责
aa1180
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去揭露什么真相,一点意思都没有
夜飞行
自从看了《捉妖记》和《黑衣人》系列,我已经感觉到,其实好多人就是妖或者外星人装扮的。我把这个秘密告诉小编,你可要保密啊,不然小心被灭口。
最爱历史
(作者)
叶辉
要么是人鬼之间,要么是人妖之间,或者人和神仙,人和人都没有好结局
༺春暖花开༻
梁祝还是很凄美的,谁说祝英台不反抗?她就是敢爱敢做的现代新女性。梁山伯也是憨厚的,两人是真爱
超
伟大的爱情结局都很痛苦
梵天知道
世人往往看見祂所想看見的,
卻對祂不想看見的視而不見!
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去愛了卻沒有得到回應;
而是失去了愛的能力,不懂得如何去愛了!
answerlee3
知道太多了
何以怀念&何必留恋
阿芝姐姐的白素贞是温良贤淑,蕙质兰心且善良的形象,不仅明艳动人而且还特别好心肠的内种,看过她以后才知道什么叫好女人
童话
历史太长,真相都被后世做了一些演绎,隐藏了对自己不利的部分,成了故事。而故事呢,人们往往忽略逻辑,只选择相信。
如是我闻
上午,趁门诊闲,发了个朋友圈,怼了下四大传说,说牛郎偷窥恋物协迫少女,中午就看见最爱君的文章!深合我意!
louis
最爱君用心良苦,心领心领!
吸取春色
这篇稿子写的有水平
songyi
大威天龙
把耳朵留给我
又到七夕了。擦亮眼晴看看哪里有衣服可以藏
已注销
七夕节也没什么送的,上游戏,我送你几个人头
最爱历史
(作者)
细思极恐
江海寄余生
最爱君总能透过历史看到事情的本质
盛嘉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腊八粥
本来就是故事和神话,何来真假直说?前人那样编得,今人为何不能这样写得?
非非@孙杰勇
今天七夕,就不转了,免得被砸臭鸡蛋
最爱历史
(作者)
欢迎转发冲喜
浮魚
都跟爱情没啥关系。
申林?申申
最喜欢这篇了,思考的“黑”比盲从强。俺闺女重写龟兔赛跑,得出名次不重要,谁都摆脱不了成为食材的命运,老师尴尬地评价“黑色童话”
小猫钩鱼
故事一点都不美好了
Voyage
哎~~~西方的情人节叫挨炮节,人性的本能
future
长见识了!
博细晓陆
感谢分享!祝君安康!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前生注定是莫错过姻缘!
飞好
昨天给6岁女儿讲七夕的故事,讲到牛郎偷窥织女洗澡还偷人家的衣服时实在讲不下去了!我要是织女的老父亲早把牛郎打成了狗!
归去来兮
流传过程中的机变与嬗变,没有一成不变,只是向好的方向更进一步,现在还是可以改变,改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茶余饭后有一说辞,悲剧引人深思,喜剧皆大欢喜,伤春悲秋独伤神,夏长冬藏来年起
归去来兮
1994年山东科技出版社的农家历上是这么说梁祝故事的,梁山伯是个清官,祝英台是一侠女,两者相差很多年,隔朝隔代,百姓感佩两人情操,把他们撮合在一起,配了阴婚
归去来兮
初中语文课本有一段牛郎织女故事,织女因情忘了工作,故天帝罚两人一年一度相会
牧野
最爱君为了单身狗也是拼了
谢志宏
我们能不能不谈恋爱直接结婚,因为恋爱我可能不知道怎么去爱你,结婚我知道一定会忠于你忠于家。
安&随遇而安
今天发这个,真是不解风情
e
有没有一个版本,织女是斯德哥尔摩症重度患者
朱有全15003860091
太有道理了,人类心理学本身就是只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但是传播正能量人类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期望渴望希望是亘古不变的。谢谢还原历史真实情况的分享
城市里放逐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H哥
最喜欢迟到公子的留言
都是东东
后知后觉啊
沙原红柳
美好即向往,无畏真相,所谓真相不过特定环境的写意!非常感谢帮助了解历史
简
是啊!不走来走去不是让你猜中心思了吗?会猜心的黑客!☠️☠️☠️☠️
弓心艸长
准备捉妖?
旎梦哟
牛郎在我眼里就是流氓……而且细看,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女主为男主牺牲……狐狸小翠、杜十娘、红娘、白蛇。所以我最喜欢倩女幽魂,这是唯一一个男人为女人付出的
joker蜀黍
好像有个唐朝的故事,最后织女找到羽衣飞回天庭了,根本不留恋自己的孩子,金牛座阿鲁迪巴就是个教唆犯
绝不放弃 一战成研
对于梁祝的解读是真的不太认同,里面的斗争性和对立性直接被你弱化了或者简化了。发展肯定是有发展的,但是总要在当时的基础上进行反对吧。你的认为是,他反抗了,但是没有太大的反抗。难道这就不是反抗了吗?不是只有拒婚和逃婚去进行私下约定,才是真正的较大意义上的反抗。
用你的话来回答你吧,不要用现在的后见之明去理解原来的先见之明。你应该知道,在当时那样一个封建环境下,反抗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革命的勇气和决心的。所以我们才会去寻找前人的一次次壮举
Reuental
我李逍遥表示不服
大风歌
爱情 主宰了世界
慧敏
一到过节,我只会觉得无聊
二十一分之五
那你这么追求原型故事,肯定穿兽皮,食生食,说鸟语了,手机电脑都不准用啊!
枫胖子
你恐啥?
小赵
高洪波
古代穷书生们没钱娶老婆,憋出来的狂想症
冷眼
我为爱情总结了一个公式,历史君猜得到吗?
最爱历史
(作者)
请讲!
冷眼
我觉得吧,真正的爱情是相互欣赏,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彼此都有原则和底线。张爱玲写了一辈子的爱情也没有搞明白,她和胡兰成那哪叫爱情。而且还一点底线和原则都没有。胡兰成一个连自已的国家都不爱的人除了爱他自已哪里还会爱其他的人呢?国家,国家,先有国才能后有家。
马韧
你叫那些相信爱情,向往花前月下的人何处安心?
zo
神话的内涵就是随着时代演变的,人们更喜欢哪个版本,那个版本就广为流传。就像很多成语的意思到了现在也不是原意了
贝老湿
然而现在一提法海就想起大威天龙。。。
冷血依狼
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与人争辩!
请你被我照顾
梁祝的故事最邪乎!两个不同朝代的人,硬生生的给人家扯一块儿去了!
肥仔
《格林童话》里的很多爱情故事也是被重新整理过的,原版大多很黑暗血腥。
? 蝶 ?
還有前幾年被改得面目全非的畫皮,不知道想表達什麼,根本看不下去
? 蝶 ?
看過一個白蛇傳的版本,其實青蛇是男生,只有白娘子一半即500年道行,本來是看中白娘子,只是技不如人也就死心了,後來自願做了白娘子的使女,跟著白娘子修行!因為是男生所以手腳比較粗大,道行又不夠,沒辦法變成以假亂真的人身,還是白娘子施法幫的它!變成女身的原因是為了留在白娘子身邊比較方便
归去来兮
没点小心思,真是无人问津
归去来兮
西厢记,白蛇传,牛郎织女
单行线
除了梁祝的不太认可,别的都没毛病
江重庆
小编注定要单身吧
最爱历史
(作者)
若冲
哈哈我刚骂了一通牛郎织女的逻辑就看到了这篇文章
没意思
哎,渡劫成单神。。。。。。
建龙
讲故事总要符合讲故人的需要嘛
观澜听涛
代沟,古今的理解思维方式不同,时代认同感不同。
康卫
梁祝和白蛇传都很有可能是古代同性恋悲剧的演绎故事
拖泥滞水
爱情依然是传说,别再触碰我荒凉心中还在痛的角落。
?
许宣?
最爱历史
(作者)
对,最早叫许宣。
天涯
传说都在慢慢的变得美丽!又逢七夕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社会主义接班人
徐克的青白蛇不觉得是爱情吗
肥仔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怪蜀黍
现实有多残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人家想听故事的时候,你偏要说个所谓的真相来。大家讲起这几个事情的时候都是讲故事,没有人说自己是讲的事情的真相,故事当然靠编,否则你不如去看历史书,更何况历史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故事的一种,只是偏真实了一些罢了。说这么多也不知道说了些啥,不管历史书还是故事吧,想要知道真相的人总能看到故事外的神采,享受故事的人也能找到故事的精彩,各取所需嘛!我个人来说,历史书和故事一样看到些奇怪的地方,比如历史书中记载某些注定的大人物的时候,人家出生总是不同凡响,什么一道紫光就怀孕了什么的,我就在想,这些大人物真可悲,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父到底是谁,老妈子无缘无故就怀孕了,他们也都不怕别人说他是野种呢!!
Hou
什么爱情不爱情的,看我大威天龙,大罗法咒,世尊地藏,般若诸佛,妈咪妈咪哄!收了你们这一对对秀恩爱的
听风者
不管相信不相信爱情,我们都要努力奋斗,进化成更好的人!
蔡健
董永与七仙女不算吗?
谢灵运
ઇଓ阅
张三丰
我妈以前说嫁人真的要门当户对,我哪个觉得只要两人想爱,真的没所谓。到我结婚后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男比女有钱,男的家人看不起女的;女比男有钱,女的家人同样看不起男的。不要相信找个有钱女,男的小奋斗30年,假的。女的也不要幻想嫁豪门,个中苦只有自己知。
萬里の波涛を拓開
七夕节我朋友圈都被我怼的不敢秀恩爱了,我列举好多秀恩爱倒霉甚至没命俄例子,也揭露了很多违背科学的东西,他们都不敢当着我的面秀恩爱
智慧
哈哈哈哈哈 我还是太爱看这些好文章了……所以又把这公众号加注回来了!怎么办,就是喜欢,闭着眼睛都能闻出来他的味道....... 晚安!好好休息,所以能让我们看到这么好的美文.......
- 本文分类:故事笑话
- 本文标签:
- 本文链接:https://www.58how.com/gushidaquan/67347.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