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判断题

教师资格证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判断题
yuehao
yuehao
954
阅读
0
评论
2023年04月09日17:39:24 0 954

教师资格证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判断题

四、判断题

【第二章  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

1.沉思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会比冲动型学生更占优势。(×)

【第三章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可以增强反应频率。(√)

【第四章  第二节  学习策略】

1.元认知策略中包含了学习策略(×)。

【第四章  第六节  问题的解决与创造性】

1.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第四章  第七节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个因素中,道德认识是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第三节  教师心理】

1.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关注的焦点相同。(×)

五、名词解释

【第二章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1.同化                      

  是指有机体在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2.图式

是指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第二章  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

1.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第三章  第一节  学习概述】

1.学习准备

又可称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第三章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自我强化

是指对自己表现出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2.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也叫祖母原则,指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第三章  第三节  认知派学习理论】

1.认知结构

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2.发现学习

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3.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第三章  第五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支架式教学

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与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现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第四章  第一节  学习动机】

1.学习需要

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2.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第四章  第二节  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                    

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能及调控方式。

2.监控策略

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以期顺利实现有效学习的策略。

【第四章  第三节  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  第七节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品德

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2.亲社会行为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其特征表现为高社会称许性、社会互动性、自利性、利他性和互惠性。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3.道德意志                 

    是人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4.道德情感

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5.创造力           

是指一个人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新关系、产生新想法、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第五章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1.心理评估

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2.心理健康教育:

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心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第五章  第二节  学生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1.考试焦虑                  

是担心考试失败而有损自尊的一种高度忧虑的不良情绪反映。

【第五章  第三节  教师职业心理】

1.教师威信

是指由教师的资历、声望、才能和品德等因素决定的,教师个人或群体在学生或社会中的影响力。

2.教师角色

是指由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并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点赞(0) 打赏
weinxin
咨询
文章名+链接地址,发送到此微信:jiaoyu0551
历史上的今天
06月
08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师,资格证,面试,三大,法宝 考证公考

教师资格证面试三大“法宝”!

教师资格证面试三大“法宝”!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大家要知道的第一个“法宝”,就是面试流程。只有熟知面试形式,面试的时候才不会被动,被不熟悉的流程打乱节奏。小编告诉...
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题,党的,二十,精神,应知应会百题 考证公考

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百题(2)

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百题(2)06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
齐了,公务员,考试,时间表 考证公考

齐了!公务员考试时间表!

昨天小编发布了一则省考消息(点击查看→省考预计明年3月上旬笔试),很多考生看到后都想知道自己本省的情况,今天小编特地整理了各地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赶快一起来看看吧!欢迎分享给身边的...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