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ED《成功的钥匙毅力》的主讲人达克沃思教授一句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
我会违法让我的孩子去工作。因为在工作场所中,老板不是老妈,才不会管你有什么理由,你就必须准时上班,还要把工作做好。
当然这只是一个幻想,毕竟达克沃思教授的女儿才13岁。
但这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孩子工作能力的培养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普利斯顿大学的社会学家维维安娜·A·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在《为无价的孩子定价》一书中指出:我们的社会不再把孩子看作未来的劳动力进行培养,转而信奉孩子无用论。
她认为,会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工作能力的父母变少,当我们说到让孩子工作时,大部分父母觉得会影响学习成绩、孩子没有那么多时间、还不是时候
也就是说,家长更愿意花时间与金钱投资于帮助孩子开发他们的潜能上,而非培养他们工作能力上。
但其实,工作能让孩子学习到很多重要的品质,包括:
倾听、发展自我、与别人合作、全力以赴,以及有始有终地做好一件事
而这些都是毅力所包含的品质,换句话说,让孩子参与工作将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
当然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未达到法定年龄前就去参加工作。
但我们可以从家里开始,帮助孩子培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戴蒙提出的想要胜任工作的动机,也就是从提高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开始。
一
不要怕麻烦,让孩子进厨房
父母愿意给一些清闲的小事给孩子做,前提是家长不用跟着在孩子后面收拾。
但我们的孩子非常希望承担真正的责任,假如大人真的赋予他们责任时,他们会感到非常满足。
遇到比较复杂的事情,需要花时间教孩子怎么做的事情,父母会还觉得不如自己动手来得方便。
可是这样就给孩子一个错误且强烈的信息我们对你期望很低,你只要把自己搞定就好。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缺乏对家庭生活的参与感、积极性降低、不愿承担责任
虽然,如今父母们也意识到做家务对孩子的重要性。会让孩子去扫地、拖地、洗碗、收拾自己的房间、准备自己第二天上课要用的课本等。
但是鲜有家长会将孩子纳入厨房的范围,因为危险、麻烦。
其实准备一顿饭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才是所有家务中最多的,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
在美国真人秀《小小厨神》第一季中,一个名叫莎拉·莱恩(Sarah Lane)的女孩吸引了我的目光。她是参赛者中年龄最小的,却可以熟练地做出惠灵顿牛排等非常复杂的料理。
(右边第三个绿色衣服最矮小的就是Sarah)
莎拉出身于单亲家庭,她和她妈妈都在外婆开的餐厅中帮忙。4岁时莎拉就会用蔬果削皮器,一两年后就会用刀。虽然她妈妈也会担心刀伤害到莎拉,但在做好安全措施后还是选择让莎拉去做。
对于培养孩子想要胜任工作的动机,关键的是放手让孩子做。不打击、不回避。
当他们发现自己能和大人一样做更多的事情,也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乐意去探索世界,更愿意向困难挑战。
耐心地教他们,放手让他们做,你也会惊奇地发现他们能做的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二
鼓励孩子进行创造性工作,让孩子找到乐趣
当孩子再大一点,想要的东西更多了,有些父母会用家务与钱挂钩的方式,鼓励孩子多劳多得。
可是这方法似乎没有家长想得那么好,布兰迪·迪士摩(Blanche Dismorr)在对英国各个年龄层的小孩研究后指出,将家务与零用钱挂钩的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更会让孩子变自私,变得一切以金钱为目的,违背了父母让孩子做家务的初衷。
因此,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奖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鼓励他们观察可改进的地方,让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让孩子把看过的书放回书架上,这是一个家务活。
但是让孩子把书架上的书,运用自己的理解对书进行分类整理。把相关主题的书放在一起,再制作一本专门记录这些分类的图书小册子,这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连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的摩根财团创始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也是更加鼓励孩子去寻找自己能工作的机会并以此赚钱。
在得知小儿子托马斯因为抢不到活赚钱变得很节省时,老摩根跟他说:你用不着在用钱方面节省,而应该想想怎么才能多干活赚更多的钱。
这句话提醒了托马斯,于是他开始积极寻找身边的机会,想了很多赚钱的点子,到手的钱也变越来越多。
孩子无限的创造力都在等待着被开发,我们给予孩子一个观察、思考并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其中乐得其所。
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的方式一旦养成,将来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能让他脱颖而出。
当他们从事情中找到乐趣,参与度和积极性就得到提高,也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
让孩子在工作中,摸索工作的意义
当然,孩子能参与工作时就让孩子去。做一些基础性、辅助性的工作,让孩子近距离地观察职场,丰富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
富兰克林从12岁开始就在印刷厂里打下手、送报纸,虽然都是做闲杂的工作,但却在这过程中增加了他的阅读量并学会了印刷技术。为他日后创办自己的印刷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巴菲特4岁卖口香糖,明白赚大钱不赚小钱的道理。6岁跟家人去度假批发可口可乐向游客们销售,发现了可口可乐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让他在1989年大笔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
李嘉诚的次子李泽锴在课余时做杂工、当侍应生、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还会将打工所得的钱资助给生活困难的同学。李嘉诚知道后十分高兴对妻子说: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实践出真知,孩子在实践中摸索到、学习到的道理也会比在书本中、比在大人口中听到的来得更容易理解,也来得更加深刻。
现在,很多的学校还会相应地设立社团或社会实践,这些都能加深孩子对团队协作、付出与回报、有始有终完成完成一项任务的理解和认识。
特别是有爱好,有特长的孩子更要让他们通过工作的方式为自己赚钱。不管家庭是否能承担得起,我们都不应该让孩子轻而易举就得到这一切。
专为高收入家庭服务的财务顾问戈弗雷鼓励这些家庭要求孩子做更多的事,她说:如果父母将这些责任一力承担,孩子就只会享受权利,却没有机会培养能力。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如果父母要出差可以为父母规划行程、预订酒店,或者给父母每周提供备忘录等等。
让孩子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也不会轻易放弃。学着思考付出与收获之间的意义,让他们更懂得责任二字。
最后:
根据华盛顿大学James A Fogarty教授的整理,被宠坏的孩子有四个主要共通点:
很少分担家务或其他责任
没有太多行为与作息规范
父母或其他人给予了他们很多的关注和协助
拥有很多个人物品
而这些都是培养孩子的做事积极性就能避免的。当孩子能在干活中找到乐趣、找到意义,培养积极的心态时。这些事也将帮助孩子养成坚毅的性格,让他们在日后的人生中走得更远。
- 本文分类:信息快餐
- 本文标签:
- 本文链接:https://www.58how.com/xinxikuaican/11098.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