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力”从何来?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力”从何来?
2021年07月22日09:59:18 0 679

从女儿五六岁开始,无论是我自己,还是周围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点都有明显的变化从操心不爱吃蔬菜怎么办?要不要睡午觉?什么方法能长个儿?这类吃喝拉撒的问题,转移到了对社交问题的关注。

父母们经常遇到的困惑包括:

不会主动跟人交往怎么办?

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怎么办?

跟朋友相处时总是要自己说了算怎么办?

爱用拳头解决矛盾怎么办?

被同学排挤怎么办?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力”从何来?

我们可以直接教会孩子扣纽扣,穿鞋带,也可以教会他们拼音和识字。但是,我们能够通过类似的方式教会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吗?

我们或许能教孩子一些诸如有礼貌、要分享之类的道理,但这些都仅仅是基本的社交礼仪和原则,绝不代表社交能力。孩子真正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要复杂得多。

与所有的关系问题一样,社交问题是一个双方,甚至多方互动,在互动中彼此试探和较量的过程。其间所需的能力和技巧,要拿捏的尺度和分寸,只能是在不断经历和体验当中自己总结。

不可教,这是我们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这个问题上,可能遇到的一个很大的困难。

我们对孩子社交问题担忧基本可以归为两类:

① 担心孩子太弱势。

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不敢表达和坚持自己的主张。也就是说,孩子内心缺乏力量,总是在社交关系中处于弱势。

② 担心孩子太强势。

在交往中总想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不懂得适当让步。换句话说,就是孩子有力量,但是不知道如何运用和控制这种力量,如何把握尺度。在这两个问题中,有力量是先决条件,所以这次我们先来讨论这个问题。

先要解释一下力量,在社交能力中,我们所指的力量感也可以理解为掌控感,也就是掌控社交关系的力量。如何才能让孩子获得这样的力量呢?还是先来看一个故事。

兴趣小组的故事

游游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开始报名了,她终于可以参加向往已久的篮球小组,十分兴奋。

可是,放学后妈妈在校门口接到游游,却觉得她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晓妮不让我报篮球小组。游游对妈妈说,她想让我跟她一样报踢毽子小组。可是我根本不喜欢踢子。

不喜欢就别听她的,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妈妈拍拍她的背。可是,如果我不听她的,她就说不跟我做好朋友了。妈妈想说点什么,又把话咽了回去。她当然希望女儿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她也知道,游游是个性格比较柔弱的孩子。诸如你别听她的,要有主见这类的建议不但給不了她任何帮助,反而会增加额外的压力。

是的,力量感不是来自外部灌输,而是要从内心生长。不是靠外部的鼓励或者建议就能产生,而需要在一次次的实际经历中,通过持续的锻炼和体验来培养。

怎么锻炼呢?

先打个岔,分享我在游戏力工作室学到的一个与特别害羞的孩子打交道的方法。

当一个孩子迟疑着不肯靠近我,或者干脆躲到妈妈身后时,我以前的做法是:要么放弃跟他打交道,要么继续热情地试图接近他。

但是现在,我会小心地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同时悄悄捕捉与这个孩子有目光接触的机会。(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决定了,他虽然害羞,但一定会想要观察和了解别人。)

当他望向我,我会主动捂住自己的脸,做出有点夸张的害怕的样子,或者低下头紧张地不敢看他。这样孩子一方面觉得好玩,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感觉到自己是有力量的,可以吓唬这个大人。这种感受能让孩子放松下来,重获信心。

几个来回之后,他通常会愿意与我慢慢靠近。如果我们离得比较近地坐在一起,我会用手假装一只小虫子,慢慢爬过去碰碰他的衣服或者手指,然后又仓皇逃走。几次之后,他会笑着来抓我的手,我会被他追得狼狈逃窜。

到了这个环节,孩子对自己的力量有了更多的体验,就跟放松和自如了。甚至最终能和我一起玩一些打闹游戏。

现实情况中,我们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尝试。但这里篇幅所限,我简化了整个过程。只是想简单说明:一个孩子如何能够从紧张退缩的状态中逐渐积累起力量,最终参与到与他人的交往当中。

另一个例子是《游戏力》当中经常提到的最简单,但是也最受欢迎的打闹游戏推手。玩法大致是:大人和孩子面对面站在一起,伸出双手,手肘弯曲,手掌相对贴在一起。双方一起用力推。

我跟不同的孩子玩过这个游戏,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根本不敢参与,刚与我的目光接触,就低头逃跑了。有的孩子使不出劲儿来,表现得非常柔弱。也有的孩子会奋力向前,争取胜利。

如果大人能够控制好适当的力量和难度,让孩子可以无阻碍地施展出自己的力量,在努力对抗之后最终获得胜利,那么他们在这个游戏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胜利的喜悦,更是一次重要的体验自己的力量,学习运用力量,以及进一步地锻炼自己,积累更大力量的过程。

现在回到前面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锻炼掌控的力量?

回答:和孩子玩打闹游戏。

锻炼社交能力的第一步是了解到自己控制外界的能力有多强。打闹游戏为孩子提供了施展体力的机会,而身体力量就是最直接的能够带动心理力量的方式。无论是我假装被孩子的目光吓倒,还是在推手游戏中被打败,当孩子发现自己有力量控制他人(而且还是看起来很强大的大人),才有可能鼓起勇气,进一步尝试运用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我们熟悉的枕头大战、掰手腕、摔跤,还是日常互动中亲密的互相拍打,推挤和追跑,只要方法得当,都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地感受和锻炼自身力量的机会。

社交这个话题非常复杂,这篇文章仅是我们对这个话题进行探讨的开端,今后还将继续与大家分享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以及打闹游戏的丰富内涵。

下面大家推荐几个好玩的打闹游戏,不管怎样,玩起来我们才有更多感受

亲子打闹游戏之:勇挂悬崖

 

 

适合年龄:3岁以上

难度:中等

游戏说明:

● 这个游戏更注重合作,而不是竞争。

● 首先,你准备好基本的姿势:臀部、膝盖处弯曲,好像坐在一张凳子上。接着,让孩子站在你大腿上,握紧你的手。试着放开一只手,看孩子还能否保持平衡?

● 如果可以的话,让孩子继续挑战下一个难度:身体向后倾,好像挂在悬崖上一样。

● 最后,当你们俩都觉得没问题时,给孩子一个信号,告诉他你准备悬空换手了。

● 刚开始尝试这个游戏时,旁边最好有人负责保护和帮助。

提示:请特别注意安全,做好保护措施,不要做任何超出孩子能力和你自己能力的冒险。

点赞(0) 打赏
weinxin
投诉&咨询
文章名+链接地址,发送到此微信:tourism52
皖产,首台,5g,无人,驾驶,轨交车,下线 信息快餐

皖产首台5G无人驾驶轨交车下线

【合肥早新闻-7.26】1、安徽丨哗啦啦……新一轮强降雨要下到7月。2、8月1日起国家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3、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上线运行。4、皖产首台...
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值得一看 信息快餐

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值得一看

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值得一看 一、不陪伴或低效陪伴。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压力很大,许多父母忙于事业,将孩子扔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不陪伴孩子成长,错过了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
父母偏心,毁孩子一生 信息快餐

父母偏心,毁孩子一生

你长大了,要让着弟弟 你怎么这么多事,连个当姐姐的样都没有 怎么能和妹妹一般见识呢 你都这么大了,怎么一点不懂事呢 ....... 现在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一个孩子独享父母的爱习惯...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