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专著,本书开创了家训、家庭教育思想的先河,古人曾评价其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本书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颜之推所著。
《颜氏家训》中堪称瑰宝的思想和观点数不胜数,今天,我先摘选了其中的一段文字,与各位共同来评论和赏析,看他如何教我们去管孩子的学习:
在《颜氏家训》中的《勉学》篇里有这样一段话: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这段话可以译为:
古时候的人们学习是为了自己,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如今的人们学习是为了别人,只为能向他人炫耀而已。
古人学习是为了造福他人,是为了实行道义、实践真理来为世人谋利;今人学习是为了自己,修养自身只为高官厚禄。
学习好比种树,春天里可以赏玩花朵,尽情陶醉于学问的芳华,秋天可以收获果实,品尝学问带给生活的甘甜;讲演谈论文章、做学问的过程,如同赏玩春花,而修养了身心有利于品行、造福于社会和他人,如同收获秋天的果实。
当我读到《勉学》篇里这段话的时候,不得不赞叹作者将学习这件事看得是如此的准确和精辟。我有两点感悟:
1.让孩子看到学习的本质
人都好面子,读名校确实可以拿来炫耀,可最后不过是一场空。曾不止一次看到头条上的新闻说一些名校毕业的孩子,整日不工作在家睡觉、打游戏,连最起码的融入社会都做不到。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会领悟到:其实一个人来世上走一遭,最荣幸的莫过于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即对他人有用。
的确,我也承认,现在谁还在喊为了国家和人民而读书难免显得特别矫情和做作,读书为了谋求一份好工作听起来反倒显得比较真实和自然。
可是,如果没有基本的服务他人的意识,一个人的工作怎么可能做得好。
几年前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曾痛心地提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不就是《颜氏家训》中提到过的人么?
2.学习不应是一场苦旅
大家都知道,学习很苦。但在《颜氏家训》看来,学习的内容是用来赏玩的,没有了那种一提学习就正襟危坐的严肃态度,还有孩子作痛苦状。
除了智慧,其实是告诉我们:请别忽略,学问(每一门学科)都是很有趣的。
我们的目光不要只盯着学习的苦,而应该关注学问本身的趣味。
可是我们呢?提到学习,真是孩子苦、家长苦、老师苦。
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好玩的,像赏花一样愉快的事,把学习不再是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在赏玩学问,他们还会觉得累和厌烦吗?
心理学理论认为:
兴趣是和需要相联系的。
而每一个孩子都有丰富的精神需要。正好,学习的所有内容就是精神的世界,所以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突破点就是:让孩子发现其中精神,这样孩子自然会对学习来了精神,这样越学越精神,而不会觉得学习枯燥了。
让孩子尽情地在学问中赏玩。
老师,别再傻傻地教给知识了。我想,让孩子发现知识的有趣,这才是该做的事。
当然,《颜氏家训》中还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也非常精彩。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继续和大家探讨。
- 本文分类:信息快餐
- 本文标签:
- 本文链接:https://www.58how.com/xinxikuaican/11325.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