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结婚以后才会生宝宝?(2)

  此外,爸爸妈妈们还要注意,回答孩子关于性的问题尽量明确,不要含糊不清或者支支吾吾。有时候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彻底地掌握有关性方面的知识和学问,而仅仅是为了达到满足孩子性心理方面的好奇,使他(她)不会形成错误的性观念和态度。因此回答孩子的问题要简洁,不要扯七扯八。如果你不给孩子一个准确可信的回答,日后他在与其他玩伴交往时,仍然会接触一些此类的信息,而当其他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知识更加新颖准确时,孩子就很难信服你的答案了,进而会降低对父母的信任。

  此外,父母还需要在性启蒙教育中相互配合,做到父母的性教育与孩子的性心理发育同步。

(指着阴茎)这是什么?

  两岁半的陶陶和妈妈一起洗澡时,指着自己的阴茎问道:“妈妈,这是什么?”

  “这是小鸟,大名叫阴茎。”妈妈耐心地说。

  “那小鸟里面有什么?”

  这时,妈妈认为陶陶的发问目的不在此,就反问道:“那么,宝宝你认为呢?”

  “是小便啊。”陶陶很得意地说。

  到底小鸟里面有什么?

  为什么叫小鸡鸡呢?

  像这样的情形,孩子发问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正确的知识,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上述妈妈就很好地利用了“反问”这种方式,让孩子自己解决了问题。

  “这是你的小鸡鸡(嘘嘘)。”

  关于生殖器的问题,做父母的经常会有不同的回答方式,跟孩子说生殖器官的一些儿化的名字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直接跟孩子讲明生殖器的学名以及用途会更好。

  “里面就是一些肉啊,人身上的器官都是肉长的。”

  这样回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问题并不重视,只是随口敷衍了事。自此之后他可能再也不愿意向父母发问了。

  “这是阴茎,有时候也可以叫做小鸡鸡。是用来排尿和其他液体的地方。”

  告诉孩子关于性问题的合适时机正是当孩子开始提出此类问题的时候。当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指着自己的生殖器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就是告诉他答案的最佳时机。

  为什么妈妈的咪咪那么鼓,爸爸的却那么平呢?

  周末,爸爸妈妈带着琳琳在游泳池里游泳。他们快乐地在游泳池里嬉戏,突然琳琳看了看妈妈的胸部,又看了看爸爸的胸部,最后又用小手摸了摸自己,好奇地问道:“妈妈,为什么你的胸鼓鼓的,而爸爸的胸和我的胸都是平平的呢?”

为什么妈妈咪咪那么鼓爸爸的小呢?

  妈妈,为什么你有乳房?

  为什么爸爸的鸡鸡(妈妈的胸部)比较大?

  在妈妈带孩子洗澡时,孩子很容易发现自己与父母在身体上的不同,他们对于高矮胖瘦可能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性器官以及第二性征的不同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于是他们便向自己最为信任的父母发问。此刻,大多数父母会感到难为情。其实这正是一个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

  “小孩子注意这个干什么!快好好学你的游泳。”

  对身体的关注是孩子好奇的天性之一,与父母在这一方面的交流也是他们成长的机会,而父母却用简单而粗暴的态度对待这个比较好的教育机会,对孩子的性心理发育自然无益处。

  “爸爸妈妈的胸部和你的胸部都叫做乳房,但是爸爸妈妈的身体里的激素不同,妈妈身体里的激素会让妈妈的胸部鼓起来。宝宝生下来后要喝奶,妈妈的乳汁就是小宝宝的粮食,乳房是给宝宝储存粮食的地方,所以妈妈的胸部是鼓的。爸爸的激素跟妈妈的不同,它不会让爸爸的胸部鼓起来,所以爸爸也就不能给小宝宝喂奶了。你的胸部小是因为你还比较小(参见下述回答方式)……”

  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边叙边议、说故事加以讲道理的回答方式比较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而且可以加深印象。

  “妈妈胸部这两块叫做乳房。在你刚生出来的时候,没有牙齿,不能吃饭,只能喝妈妈乳房里的奶,所以妈妈的乳房要足够大,才能储存够你喝的奶啊。”

  妈妈的这种回答方式,是一种简单的回答方式,它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觉得妈妈的乳房大是“理所当然”的,这对男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妈妈的乳房这么大呢?因为我是妈妈。等到你要上中学的时候,你的乳房也会慢慢地长大,为你将来生小宝宝做准备。不过,在没有生小宝宝的时候,乳房里就不会有奶水;小宝宝长大以后,乳房里也没有奶水了,你看,妈妈的乳房里现在就没有奶水了,因为你比较听话,已经会自己吃东西了。”

  妈妈的这种回答方式非常适合女孩子,让她知道乳房的作用,同时告诉她:你长大了也会这样。

为什么妈妈不像爸爸一样长胡子?

  早上,4岁的童童看到爸爸梳完头后,又拿着自己的刮胡刀对着镜子刮胡子,再扭头看了看妈妈的脸,却发现妈妈没有胡子,自己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也是没有胡子,觉得很好玩,便偷偷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爸爸有胡子,我们却没有呢?”

  为什么我没有胡子呢?

  妈妈为什么没有长胡子呢?

  爸爸下巴上长的也是头发吗?

  小孩子不但对自己与异性小朋友的不同很关心,而且对自己与异性成人的差异也很关心。能够注意到两性差异,说明孩子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男人的身体里有让身体强健的药物,所以会长胡子。”

  药物——这其实是在说激素。不过,对于4岁的男孩而言,稍嫌困难。其实孩子的问题有时真的很难回答,一本正经地与他讨论,只怕会让他更加迷糊,还不如做他的朋友,听懂他的意思,并以他能听懂的话来回答他。此刻也不需要这么回答,只要向其说明男女的不同,告诉他男孩在长大成人以后,会长胡子,女孩却不会长即可。

  “这是因为爸爸和妈妈的身体里的激素含量不同引起的。爸爸身体里的雄性激素多一些,它会让爸爸长出胡子来。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体内的雄性激素开始发挥作用,他们就会长胡子,慢慢地变成一个男子汉。妈妈身体里也有激素,不过主要是雌性激素,它不会让人长出胡子,所以妈妈不会长出胡子来,大部分的女孩子都像妈妈一样,不长胡子的。”

  如果是男孩,妈妈还可以趁机向他提出一些要求,告诉孩子要想变成一个男子汉就必须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这一点对那些挑食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你是男孩子,长大后也会长出胡子的。”

  一般而言,三四岁正是孩子模仿期望比较高的时候,他们会经常想要模仿大人。因此,孩子所发问的问题,其实是一种愿望,他们并非在询问长胡子的理由,而是在于“希望像爸爸一样,想要尝试刮胡子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就会长胡子。如果孩子觉得不满意,你可以再告诉他“你一定会长出胡子,如此一来,就能够使用刮胡刀了”。一般来说,孩子得到这个结果应该比较满意了。

为什么爸爸的小鸡鸡那里会长头发?

  刚从外面踢完球回来,小强和爸爸浑身都被汗弄得湿漉漉的。于是两人便嘻嘻哈哈地一起走进卫生间洗澡。在洗澡的过程中,小强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边看着爸爸的下面一边异常惊奇地问爸爸:“爸爸,你的小鸡鸡那里怎么和我的不一样,怎么长头发了?”

  为什么妈妈的屁屁上会长毛?

  为什么妈妈的大腿间长了头发?

  孩子从3岁开始进入性别认知阶段。在洗澡的时候,父母经常会被问及体毛的问题。当孩子问“为什么会长毛”的时候,要想用科学的说法来回答似乎太困难了。

  孩子习惯地将所有的“毛”和“发”定义为“头发”,凭他们有限的观察经验,他们认为“头发”都该长在头上,所以,当孩子看到父母与自己和小伙伴有所不同时,心中立刻产生了种种疑问。这其实是他们认知发展的结果。

  但是,当男孩看见爸爸和自己相似却又不太一样,并且长着黑毛的阴茎时,一般都不会吓一跳,他们只会非常好奇地注视它,然后问“爸爸的小鸡鸡为什么会长头发……”

  “你这小屁孩怎么问这么多?”

  这其实是许多父母面对孩子提出性问题时的直接反应。他们觉得很尴尬,不好回答,甚至会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小小年纪就……”所以干脆采取呵斥或拒绝的方式企图蒙混过去。不过这样孩子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如果他们能从别的途径了解到正确的性知识和性道德还比较好,一旦从一些不正常的途径得到一些错误观念,继而影响到日后的性观念乃至正常生活,父母也许只能后悔莫及了。

  “你这小孩怎么这么不要脸!”

  成年人其实懂得很多道理,但是往往不能将其用到教育孩子上。大家都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知道“疏”比“堵”好,但是,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仍是一味地“堵”、“管教”,其实,孩子的发展正如树苗,需要引导,而不是单纯地修剪、控制。

  “长在头上的叫头发,长在胳肢窝中的叫腋毛,长在两腿间的叫做阴毛。”

  在孩子稍大后,父母可以在为其洗澡时,有意识地告诉孩子身体一些隐秘部位的正确、科学名称,比如“阴茎”、“外阴”、“乳房”等;而不要含糊地称“小鸡鸡”、“小麻雀”等。

  “长大以后,不管是谁的小鸡鸡都会长毛的。”

  “女孩子长大以后,大腿中间都会长毛的。”

  要想用科学的说法来回答“为什么会长毛”似乎比较困难。因此,像这样回答就可以了。

  “因为那是很重要的地方啊!有毛发就可以保护它。就像我们的脑袋,因为非常重要,所以先用硬硬的头骨来保护,然后再用头发保护它。”

  父母的这种回答方式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同时还向孩子说明了生殖器的重要,如果能再说明一下“生殖器是每个人的隐私,没有得到允许是不能随便看的,而且别人没有得到自己的允许也是不能看的”会更佳,因为性知识可以慢慢地从成长的岁月中得到,而性道德必须是在小时候就要学会的。

为什么妈妈还用尿不湿呢?(1)

  一次,妈妈在卫生间换卫生巾时被4岁的小玉看到,她非常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还用尿不湿呢?”

  “妈妈害怕来不及,弄脏了衣服。”

  “那你早点来卫生间,就来得及了,妈妈,流血疼吗?”

  “妈妈不疼,过几天就会好的,但有些人可能会疼,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那我长大是不是也会流血?为什么会流血呢?”

  “因为妈妈现在不需要这些血了,就把它排掉,就像吃的东西过了期,变质了,就得扔掉一样。女孩子长大了都会流血的。”

  妈妈你怎么流血了?

  妈妈还用尿不湿吗?

  由于日常生活都在一起,有的母亲在来月经或者换卫生巾时,会不小心让孩子看到,一些孩子也偶尔会在卫生间里注意到妈妈的卫生巾或者卫生棉,他们会向妈妈问起它们的用途。面对孩子的这些疑问,不少妈妈回答时大费周章。这毕竟是一个连成人都不愿意去说及的话题,更何况与自己年幼的孩子进行沟通呢。这时候,父母万万不可羞于表达或者是气急败坏,而要平心静气地向孩子解释,因为一方面孩子都会碰到这些问题,提前给他们一个感知,会让他们日后不至于猝不及防;另一方面,孩子关心的并非是父母的隐秘,而只是现象本身,是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只要父母平心静气,孩子的这类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

  “哎呀,脏,赶紧出去。”

  有研究表明,一些女性成年之后的性方面出现种种障碍正是年幼的时候得不到健康的性教育引起的。上述的这一回答,其实正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当的表现之一。它不仅会让孩子觉得来月经是“脏”的,更会进一步觉得女性的身体是“脏的”。男孩可能会因此对女性产生歧视,女孩也许会因此而自卑,甚至会引起日后性方面的不协调。

  “这是‘大姨妈’,女人每月都会这么‘倒霉’一次。”

  这也许是一些“传统女性”的回答。其实,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这是一种禁忌的现象,人类排出的液体人们都会视为“脏”,因为他们与自己的身体分离,是被抛弃的东西。但是很显然,这是不当的。当孩子在不明所以然的情况下见到出血现象,本来就会感到可怕、讨厌等,而父母如果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更会加深孩子的不安情绪,认为月经就是“倒霉”的观念可能会很长时间伴随、影响着他们。

  “这没什么奇怪的,每个女人都会有的。”

  这种回答比较中性,但其实也不能完全满足孩子对生理知识的需求。过于简单的回答,可能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好奇心,很难保证他们不会从别的途径获取到一些更加不当的回答。

  “妈妈用的不是尿不湿,而是卫生巾,妈妈用它来吸收妈妈排出来的一些液体。妈妈身体里有一个供宝宝生长的地方,叫子宫,它每隔一段时间(差不多一个月)就会产生一个卵子。如果这个卵子遇到爸爸的精子,就会在子宫里安顿下来,长成一个小宝宝。当爸爸妈妈不想要小宝宝时,那颗卵子就不会被子宫收留,身体就会把它排出来,排的时候会出一点血。因为每个月会有一次,每次会持续几天,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过程叫做‘月经’。为了在月经时不把裤子弄脏,所以我使用卫生巾。女孩子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或是初中,也会来月经,但是月经和身体受伤流出来的血是不一样的,不会损伤身体,所以不用为妈妈担心。你长大了也会有的,那时候就表明你长大了。”

  对于女孩子来说,这是妈妈最好的回答方式之一,妈妈耐心、科学地解释,本身就会让孩子感到尊重和满意。同时她们确知自己也具备这种能力之后,就会感到满足,对这种身体变化不再有恐惧心理,她们会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知识上的满足。

  “人长大了,身体就会有很多变化。像男孩子会和爸爸一样长出胡子和喉结,女孩子也会像妈妈一样来月经,这是很正常的。你长大了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的。”

  妈妈这种回答比较客观、准确地告诉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发育会有不同的现象和特征。借此机会,父母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从男女的性格、身体、工作等各个方面综合认识男女之间的差别,理解女性特有的性别特征及其行为表现。同时可以告诉他们,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也是不同的,因此,男孩子要像一个男子汉,而女孩子要像一个女孩。

  许多成年人常常会感到这个时代发展、变化得太快,年轻人逐渐学会了早恋和同居以及对性的不在乎,许多女孩男孩甚至将流产当成了一种“避孕手段”。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这是不是与父母早期对孩子的性教育有关呢?研究显示,在中国,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明显加快,性发育也比改革开放前提前了。但是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情况是,社会(以家庭为结构分子)对这一现象普遍认知不足,性教育相对滞后。许多孩子不是从父母和学校那里得到正确的性教育,而是从伙伴、不良书刊、影视和网络上得到了最初的性启蒙——而这些性启蒙显然是难以保证其正确性和合适性的。

为什么妈妈还用尿不湿呢?(2)

  在这里,本应作为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者的家长却因为种种的原因退居到了幕后。他们也许没有性教育的经验,甚至自己就是“性盲”,当孩子问及性知识方面的问题时,羞于言表,总是说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即使通过教育或者自主学习有了一些正确性知识的家长,也因为此问题的敏感性不敢和孩子展开关于性知识的对话。

  部分家长认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破坏孩子的纯洁性,会在无意中起到教唆作用。其实,如果能在学龄前和小学期间让孩子懂得一些正确的性知识,养成正确的性道德,会使孩子在日后的岁月中不至于对此觉得过分神秘,再遇到一些性问题时也能自然而有序地来接受这种变化了。

  每个合格的老师在登台之前,都要克服自己的尴尬和不安,而作为儿童最初和最重要的老师的家长,更应该克服关于性教育的尴尬和不安,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勇敢地与孩子沟通,对孩子进行引导。这是父母的责任。

为什么强强有小鸡鸡我没有?

  周末,张阿姨带着儿子强强到茵茵家玩。强强撒尿时,妈妈急忙从床底下拿出了茵茵的小便盆,接着“小鸡”尿出的弧线。

  过了一会儿,茵茵悄悄地问妈妈:“为什么强强有小鸡鸡我没有呢?”

  妈妈吃了一惊,不知如何回答。

  张阿姨是一家医院的大夫。她看了看茵茵的妈妈,微微地会心一笑,替她解围说:“因为你是女孩呀!”

  “阿姨,为什么女孩就没有小鸡鸡呢?”茵茵接着问。

  妈妈的脸上有些尴尬,张阿姨急忙示意妈妈不要阻止茵茵的提问,说:“因为女孩和男孩不一样啊!”

  茵茵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睁着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幼稚的脸蛋上写满了期盼,问:“女孩和男孩为什么不一样呢?”

  “茵茵的这个问题,阿姨也说不清楚!”张阿姨鼓励着说:“茵茵以后好好学习,长大了,弄清了这个问题告诉阿姨好不好呀?”

  茵茵高兴地说:“我知道了一定告诉阿姨。”

  我长大以后,会不会和爸爸一样有小鸟呢?

  为什么男孩有小鸡鸡女孩却没有呢?

  为什么女孩没有小鸟呢?

  孩子从两岁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开始发生兴趣、产生认知,3岁以后,逐步对异性身体(性器官以及第二性征)产生好奇。3~5岁的儿童已经不自觉地对性问题进行自我探究了。男孩子自然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和他一样的性器官;女孩子则会思考,为什么自己身上没有别的小朋友有的东西?这是幼儿成长的一个必然的、也十分必要的过程,通过对身体发育的了解,孩子逐步理解了性别差异,做到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当他们向大人请教时,家长要注意对其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否则就会形成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他的那个东西没有用,等妈妈有空给他们剪了。”

  这种戏谑式的回答借贬低对方来抬升自己性别的位置,不仅错误而且极易造成危险的后果。孩子对于父母都是遵从甚至崇拜的,有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借“听话”来获得父母的认可甚至只是注意。他们缺乏安全的知识,有的时候,也许真的会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爸爸和我还有你奶奶都想要个男孩,可惜你却出生了!”

  在城市中,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许不那么流行了,但是如果一不小心说出来,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女孩听到这话之后会感到自己是不被重视的、多余的,或是出现对自己性别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比男性少了几样东西,部分女孩会形成“阴茎嫉妒”心理,对其日后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男孩有小鸡鸡,女孩也有小麻雀啊!”

  这是一种消极、保守的回答,只是强加式地描述了现象,但是并没有作出回答,这可能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她的冒险心理。

  “所有的女孩都没有小鸡鸡,因为男孩子与女孩子生殖构造本来就不一样啊!女孩子因为将来要生孩子,所以需要子宫和阴道,不需要小鸡鸡,这些是男孩子没有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爸爸妈妈都一样爱你们。”

  在告诉了孩子男女性别特征的差异,培养了孩子明确的性取向之后,再让孩子树立起男女平等的观念,不失为一种回答的好方法。

  “孩子,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女人,就是妈妈和你这样的;一种是男人,就是邻居小明弟弟和你爸爸那样的;男人和女人有好多不同,例如男人有胡子,有喉结,但是女人有较大的乳房;女孩子有阴道,男孩子有阴茎,这也是一种不同。”

  这种回答,显然比上述“男孩有小鸡鸡,女孩也有小麻雀啊!”更为具体和准确,也能较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感。

为什么女孩子不能站着尿尿呢?

  夏天的一个晚上,妈妈给玲玲洗澡,玲玲听到洗澡水哗哗的流动声,总是条件反射似地先蹲着小便一次,而今天她却非常特别地站着小便。

  于是妈妈问:“宝宝今天怎么站着小便呢?”

  玲玲说:“幼儿园的男生都是站着尿的,为什么女生不能站着尿尿呢?”

  为什么我不能像爸爸那样站着尿尿呢?

  为什么小明能站着尿尿,我不能呢?

  为什么我是从小鸡鸡里尿尿,而女孩子是从屁股里尿尿呢?

  通常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会对“性”产生好奇心,他们想了解为什么男孩子长着“小鸡鸡”,为什么妈妈有奶而爸爸没有等许多有关“性”差别的问题。如果大人对他们采取隐瞒或回避的态度,孩子心中会产生“性是不可以知道的”观念,并对“性”产生不正当的好奇心。

  那么父母怎样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呢?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父母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应该给予他明确的答案。家长的态度如果十分暧昧,吞吞吐吐地顾左右而言他,会让孩子的好奇感更强,产生不可捉摸的想法,从而越发对“性”感兴趣,只不过从“地上”转移到“地下”,而这是更为危险的。

  “因为性器官不同的缘故。”

  这种回答过于简单,孩子不易理解和接受。

  “你又不是男孩子,怎么能够那样撒尿呢?可不能这样!”

  其实不同性别的不同小便方式,是人类长期进化的自然选择结果,而不是人们从头开始的硬性规定。孩子尽可以去尝试她们的小便游戏,当女孩子看到尿湿的裤子或地板时,当她们感到这样做的确很不方便时,她们自然会放弃这种游戏行为,遵从人类正确的选择!

  “你是个女孩子,以后长大会成为女人,像妈妈一样。爸爸是男人——长大的男孩子。男孩子和男人都有‘鸡鸡’,而他们的尿——真正的名称是‘小便’——从他们的阴茎出来。我们女人和女孩子有阴道和另外一个被叫做尿道口的小开口,我们的尿从那个小开口出来,因为它是在两腿之间,所以我们蹲着或坐在便池上小便。”

  这种回答方法很明确地给孩子讲述了男女在排泄器官上的不同,让孩子能够以一种科学的认识来看待这些“奇怪的不同”。

  “男孩撒尿就像茶壶一样,他们有个茶壶嘴儿,所以站着小便也不会尿湿裤子,女孩子就没有,男孩女孩不一样呢,对吧?”

  这种贴近现实生活的“茶壶”比喻很贴切,孩子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

  “你能观察到男孩和女孩的差别,这说明你很细心。你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男孩有阴茎,可以把尿撒得很远,这样裤子就不会湿,女孩没有阴茎,尿直接从尿道里流出来,所以必须蹲下。现在你明白了,就不会再站着撒尿了,对不对?”

  这种从二者的器官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排泄方式的道理,很有说服力。如果能让女孩亲自尝试着做一次,就更容易让孩子明白了。

为什么男孩子不能穿裙子?

  军军的爸爸妈妈工作非常忙,经常出差,很少有时间和军军在一起。军军从小就住在外婆家,和表姐表妹们一起生活。外婆说女孩好养活,就让军军穿起表姐的衣服,还留起了长发,梳成辫子,活脱脱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军军6岁时,被爸爸妈妈接回了家里。爸爸妈妈重新打扮军军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军军只喜欢女孩的衣服和玩具,对于男孩的衣服和玩具没有一丝兴趣;而学校里,军军只喜欢找女同学玩,神态、声音也越来越像女孩子。

  一天放学后,军军一下子扑到了正在门口接他回家的妈妈的怀里,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并且非常委屈地说:“为什么他们总是嘲笑我?为什么女孩子可以穿裙子,我就不行呢?”

  为什么只有女孩子才可以穿裙子?

  妈妈我也想穿裙子,行吗?

  爸爸怎么不穿高跟鞋?

  父母从小就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意识。最初的时候,可以简单地告诉他们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让他们对男女差别有个初步认识。然后通过服饰、游戏、行为、语言等方面,给他们强烈的性别暗示和明确的性别区分。例如可以在他们能够进行语言交流后,通过“看图识男女”的方式,让宝宝自己区分男女的不同,强化性别意识。

  “宝宝,咱们不理他们,宝宝穿裙子的样子最漂亮了!”

  有的父母会因为自己对孩子角色(性别)的期待,或者因为风俗使然,而对孩子进行异性的打扮,男孩打扮成女孩,女孩打扮成男孩。这其实很容易混淆他们的性别意识,让他们对自己的性别无法完成认同,甚至会对日后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男孩子穿裙子是很丢人的!”

  “男孩子就应该穿男孩子的衣服嘛!”

  父母的这种想当然的回答方式,孩子当然无法满意。他们不能从父母这里得到对自己性别的确认,也不能了解社会对个体的性别期待,自然无法在性别认知方面顺利成长。

  “宝宝,现在让我们给这位健壮的拳击高手穿上裙子看看是什么样子!”

  孩子有游戏的天性,如果让孩子在嘻嘻哈哈中得到教育,无疑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在这种角色混淆的游戏中,孩子以自己对周围人或是电视中的观察,也会觉得自己的这些穿戴十分可笑,继而放弃一些错误的观念或要求。

  “宝宝,如果爸爸穿着妈妈的裙子上班、到大商场,肯定会把大家吓坏的!”

  性别是生理的,也是社会的,男和女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多的体现在社会认知和表现中。正是因为社会对于男和女的期待不同,所以,男才成男,女才成女。父母也必须把这一点告诉孩子,让他(她)知道,男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女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样,孩子对于性别的认识才更深远,也更全面。

  不论我们说得多清楚,都很难一下子让孩子认识到性别的不同。性别的不同对他们来说,是一项重大而神秘的事情。一旦他们发现了这个基本差异时,就会感到好奇或是害怕,胡乱加以诠释,比如有的孩子会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有阴茎。

  其实,这正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的好机会。弗洛伊德认为,女孩会因为自己没有阴茎而感到焦虑。但这是文化熏陶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在重男轻女的社会中,男性的生殖器也会在无形中成为一种骄傲的象征。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无论有没有阴茎,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都是可爱的,父母永远会为他感到骄傲。

他们抱在一起做什么?

  每天吃完晚饭后,五岁的乐乐都要让妈妈带他到离家很近的青年宫广场转转,因为一到晚上那里的人特别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跳舞的、练太极的、散步的,非常热闹,而且那里还有他非常爱玩的荡秋千、滑滑梯,跷跷板等。

  今天也不例外,吃完饭乐乐和妈妈就直奔了广场。玩了一会儿跷跷板之后,乐乐突然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似的,非常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看那两个人在做什么?”

  随着乐乐手指的方向,妈妈看到一对年轻人正搂在一起亲热。

  “他们在那说话呢!”妈妈想了想,只能这样回答。

  “那他们怎么抱在一起说话呢!”乐乐继续问道。

  “因为他们在说悄悄话啊,就像有时候你对妈妈说悄悄话不想让爸爸听见一样,他们也不想让别人听见!”妈妈给乐乐解释道。

  乐乐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继续玩他的跷跷板去了。

  叔叔阿姨在干什么?

  爸爸和妈妈亲过嘴吗?

  现代社会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因此,孩子在人与人的交往、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媒介中看到许多父母不想让孩子看到的东西,甚至动画片里都会有男女接吻拥抱的镜头。有些父母在电视上出现男女亲热的画面时,会急忙蒙上孩子的眼睛或者是急忙调换频道,但这样做会让孩子更加感到好奇或误认为这种做法是罪恶的。更重要的是面对“防不胜防”的现实,您不可能永远“蒙”下去。

  “堵”不如“疏”,对孩子放弃“蒙”、“堵”的想法,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无疑是优秀父母应有的举动。

  “那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管。”

  往往事物受到的压力越大,反抗力就越强,对待孩子的一些敏感问题,有时候只能采取顺水推舟的方式,稍微改变航向,引开他的注意力就行。如果一味的敷衍孩子,反而会增强他的好奇心。

  “小孩子家,瞎看什么,看什么不好,非看这个?”

  这样怪孩子其实是不公平的。孩子走在路上东张西望,本来也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了解和学习。看到什么不是孩子的错,孩子有问题要问更不是错。家长应付不了,倒把孩子当成替罪羊,虽然摆脱了自己的困境,却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两个非常相爱的人才可以接吻和拥抱,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亲热。不过,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你明白吗?”

  “爸爸和妈妈也亲过嘴,那是爸爸和妈妈表达相互喜欢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大人使用。”

  如果电视里出现性爱镜头,就会令父母更加尴尬。如果孩子问您“叔叔阿姨在做什么”、“他们在打架吗”,为了不让孩子形成错误的印象,建议您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实话实说,但不必过于具体。

这气球(避孕套)是买给我玩儿的吗?

  兵兵在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找前几天他刚玩儿过的玩具,但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最后竟然在床头柜里翻出一个纸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串连在一起的小塑料袋。

  兵兵好奇地打量着那些小袋子,问正在客厅看电视的妈妈:“妈妈,这里怎么有那么多袋子啊?里面装的是什么呀?”

  突然兵兵发现盒子上画着一个气球的模样,而一摸小袋子,里面竟然是光光滑滑的,不禁感叹道:“真的是气球呀!”于是拿着盒子非常高兴地跑进客厅,说:“妈妈,你怎么有这么多气球啊!是买给我玩的吗?”

  爸爸妈妈那么大了怎么还玩气球呢?

  大人也玩气球吗?

  避孕套、避孕药以及一些娱乐工具、敏感光盘等父母应该将其置于孩子难以找到的地方,以避免他们过早地接触这些东西。而一旦不小心被孩子发现这些东西,父母也不应该过分慌张,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它的作用,告诉他们这是为了健康才使用的,而且是成年人才能使用的东西。

  “你怎么乱翻妈妈的东西?不像话!”

  斥责只能让孩子更加好奇,他们会在你不在的时候偷偷地翻看。

  “孩子,这种气球只能爸爸玩。”

  这种回答仍是对孩子进行搪塞,并没有解释那是成人用品。孩子仍会想:为什么只有爸爸才能玩?

  “宝宝,翻看爸爸妈妈的东西是不对的。因为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空间。你翻看的那些东西是大人才可以用的,它可以防止妈妈怀孕再生小宝宝;你现在用不着,所以,爸爸妈妈把它藏了起来,你可以把它放在原来的位置。”

  这一回答在让孩子明白这些东西的作用的同时,也让他明白尊重别人(纵使是最亲密的父母)隐私的道理,是一语双关的回答。

  “宝宝,那些是成人用品,只有爸爸妈妈才能使用,是爸爸用来防止妈妈怀孕和生病的。”

  这一回答告诉了孩子那些东西是什么,又让孩子树立了成人用品只有父母才可以使用的概念。如果孩子年龄较大,父母也可以趁机向孩子介绍一些简单、正确的避孕和性健康常识。

爸爸妈妈为什么在床上打架?

  早上,品品被闹钟吵醒,他很懂事地自己洗脸、刷牙,但是爸爸还没起来送他,爸爸真懒!品品想着便去了爸爸妈妈的房间。他用手一推,门就轻轻地开了,这时,他看到了爸爸、妈妈正在亲热……

  品品生气地冲了进去,大声地对爸爸说:“爸爸你为什么欺负妈妈?”

  爸爸妈妈在干什么?

  爸爸为什么欺负妈妈?

  面对孩子的这个问题绝对不要矢口否认,因为这是他亲眼目睹的事实,简单的搪塞或否认,只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

  父母的反应不可太过激烈,否则,会让孩子联想这是一件不好的事,小一点的孩子或许会以为爸爸在欺负妈妈。这时,你可以考虑怎样措辞,要适度让孩子了解一个事实,即父母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和行为,同时必须让孩子明白这几点:

  首先,这是爸爸妈妈相爱的结果,他们这样会幸福。

  第二,这是做了爸爸妈妈之后才会有的事情,小孩子太小,不能这么做。

  第三,看起来妈妈好像受欺负了,其实妈妈感到很高兴,因为爸爸爱她。

  可由和孩子较亲近的一方告诉孩子,消除他的恐惧和疑虑。并且要使孩子在生活中乐见父母适度亲热行为,如拥抱、接吻、牵手等。但此后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特殊行为的时间和方式,避免尴尬场面的出现,不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教育孩子尊重父母的隐私时间和空间,在父母休息时尽量不要干扰他们,养成进房前敲门的良好习惯。

  “谁让你进来的!滚!”

  这种场景使父母尴尬、难堪,有些家长通常会在尴尬发生后恼羞成怒,责骂孩子,即使回答了孩子也往往十分粗暴。而这时孩子的问题其实还是存在着,并没有得到解答。

  “你妈妈不听话,爸爸教训她!”

  “爸爸在帮妈妈做人工呼吸呢!”

  父母有时会顾左右而言他,企图对孩子掩饰以避免自己的尴尬。但是孩子并没有消除自己的猜想,他们仍认为爸爸在欺负妈妈,对于父母的亲情也许会受到影响。

  “好孩子,这是爸爸妈妈相爱的表现,没什么奇怪的。”

  父母的亲昵行为被孩子偶然看到,父母一定很尴尬和惊慌,但是,孩子不是成年人,他们并不了解你们在做什么。因此,应该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这是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的表现。但是务必向他们说明,这是有了爱情或是家庭才能做的事情,小孩子不能模仿。

  “这是做爱,是爸爸妈妈相互表达爱的一种方式,爸爸爱妈妈才会这样的,妈妈喜欢爸爸这样的爱抚!这不会伤到妈妈,你不必担心。但是,你不能不敲门就进爸爸妈妈的房间,这是不对的。”

  这种说法向孩子解释了自己的行为,又消除了孩子的担心,同时对于孩子的行为也作了一个评价,能让孩子在了解到事实的同时,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也有了认知。

  专家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看见父母亲热时的心态是不同的:

  3~4岁的孩子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但是并非特别关心;

  5~6岁的孩子觉得好奇,想探究,有的还会假装熟睡,窥视父母,有些孩子会在与玩伴的游戏中效仿;

  7~8岁的孩子常将这种行为视为父亲欺负母亲;

  10~12岁左右的孩子,往往把父母的某些动作和影视中某些镜头联系起来,认为父母是“流氓”;

  13~15岁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他们看到父母的性行为后,往往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模仿,对性进行探究和尝试。

  对此,父母应该注意自己性爱的环境,力图让孩子看到的机会减到最小。如果不小心被孩子撞见,不能惊恐失措,更不能粗蛮训斥孩子,而应该表明这三点:

  1、这是父母之间互相表达爱意的行为,是做爱,不是爸爸欺负妈妈;

  2、这是成人之间的行为,孩子不能模仿;

  3、父母也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也需要尊重父母的隐私,进房间的时候应该敲门。

为什么不可以光屁股?

  最近,佩佩上厕所的时候总是离得大老远就早早地褪下裤子,一路光着小屁股跑进卫生间。而有时候佩佩还喜欢突然脱掉自己的小裤子,光着小屁股在客厅里扭来扭去。

  于是在一次洗澡的时候,妈妈指着佩佩的身上说:“宝宝,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神秘的地方,而那个地方是不能随便让别人看的,得好好地藏起来。”

  “那为什么这里是神秘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呢?”佩佩不解地问。

  为什么非要穿衣服啊?

  我为什么不能露“小弟弟”?

  性在孩子眼里是很纯洁的,他们脑子里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但是,作为家庭性教育者,父母就必须担负起这个教育的义务。

  “告诉你不能让别人看,你就不要让别人看!”

  这些粗暴的强制性教育只能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对于性伦理的形成没有什么益处。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每个人都有,只是大家都觉得不该让别人看到这里,大家都这样做,于是就形成了习惯。”

  伦理本是大家都遵守的一种习惯,因此,从“大家都这样”入手,让孩子比较自觉的形成一种性的禁忌习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我为什么不能摸自己的小鸡鸡?

  强强4岁半了。一天晚上,强强非常兴奋地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你看,我一摸小鸡鸡,小鸡鸡还会撅起来呢!”一边说着一边给妈妈示范,同时嘴里还说着:“而且这样一摸还很舒服呢!”

  看着强强的举动,妈妈非常震惊和担心,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这个吗?这……

  我为什么不能摸小弟弟的“鸡鸡”?

  为什么不能摸下面?

  3~6岁的孩子对认识自己或者异性的身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父母不要大惊小怪。事实上,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的生殖器官,在孩子的心中,只不过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而已。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专家凯洛·卡赛博士认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极度的冷静,而最不该有的反应,就是大惊小怪。因为父母的过激反应,将会使孩子的心中产生一种严重的罪恶感,他们会以为愉悦自己身体的行为是肮脏、可耻的,是非常不应该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孩子要么压抑自己,要么产生逆反心理。这些结果都不是我们作为父母想要的,不是吗?

  最理想的做法是,父母应以积极的心态来接受孩子抚摸自己身体器官来寻找快感的事实,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行为,并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因为父母正确的反应对孩子的性观念的形成和性发育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这样也能避免一些错误的性误区。父母应该理解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不仅如此,父母甚至还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探索,来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发育知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度。

  “你怎么那么流氓啊!”

  “你害不害羞啊!以后不许再摸啦!”

  性以及性器官的罪恶化和妖孽化是一种错误了几千年的愚昧观念,而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如果还这样回答孩子的话,就只能说明我们的无知和悲哀了!

  “不许这样!再这样我就揍你!”

  “以后不许再摸了,再摸我就打你!”

  父母对于孩子的无意识抚摸生殖器官的行为给予过分的关注,甚至用恐吓、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行为,会使孩子对这种行为产生罪恶感以及更多的神秘感,有时不但不会制止孩子的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从而损害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脏!不要摸这个地方!”

  听到父母这样回答的孩子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观念呢?“这里是脏的、是见不得人的、是不能摸的!凡与生殖器官有关的活动都是要抑制的,否则便会受到惩罚”,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有害的“性心理”便慢慢形成了。有的孩子对于这种从小形成的“性抑制”表现得很强烈,并且很顽固,甚至对将来的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有的女孩出现性冷淡、无性高潮;而有的男孩则出现阳痿等性机能障碍,最后成为一种严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疾病。

  “孩子,这个地方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在你摸的过程中手上的细菌就会偷偷地跑进去,会对身体不好,下次不要这样了,好吗?”

  其实大多时候孩子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并非是有意识的。有时候他们只是想探究一下自己的身体或者是觉得好玩。因此,看到孩子“手淫”时,父母不要脸色大变,尽量用平和亲切的语言告诉孩子“这个游戏没有意思,你不喜欢”。如果孩子不顺从你的阻拦,还可以通过恰当的引导或者是用玩具、讲故事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步教育孩子,让他们认识到那样是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另外,从卫生角度上考虑,父母也应避免孩子摩擦生殖器官的行为,让孩子从小养成每天清洗生殖器、保持清洁的好习惯,避免由于不卫生产生瘙痒,养成抓挠生殖器的坏习惯。

  “所有的男孩子都有小鸡鸡,就像人的手和脚一样,是人身体上的正常器官,没有什么特殊的。你摸小鸡鸡的时候会觉得舒服,这很正常啊!因为我们抚摸自己的身体的时候都会感到舒服的,就像我们看到好吃的东西嘴里就会流口水一样,是正常反应。但是,即使那样舒服我们也不能总去玩它,就像我们不能总是站在可口的食品面前流口水一样,养成了习惯就不好了。”

  父母应预防孩子从小养成抚摸生殖器官的行为,而当孩子出现“手淫”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科学、正确的指导和纠正。上述妈妈用打比方的方法给孩子进行讲解,孩子不但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和改正。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结婚呢?(1)

  星期日,妈妈带着乐乐去参加同事的婚礼。

  当新郎和新娘手挽手踏上鲜红的地毯时,所有的人都热情地为一对新人祝福。

  乐乐看着如此热闹的场面,忍不住问妈妈:“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结婚呀?”

  妈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想和自己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永远生活在一起呀。”

  乐乐听了,偎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我也想和你永远生活在一起,我也和你结婚好吗?”

  “那怎么能行呢?妈妈已经和爸爸结婚了。”

  “那在学校里,我和小伟最好了,那我和小伟结婚,可以吗?”

  我能和妈妈结婚吗?

  我想永远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我能和爸爸结婚吗?

  我能和小伟结婚吗?

  我能和我最好的小伙伴笑笑结婚吗?

  面对整天与自己生活在一起,与自己最亲密的爸爸妈妈,大多数的孩子都会问这个问题,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不要采取取笑、嘲讽或者不置可否的态度,而应将问题逐一解剖梳理后,再把正确的答案完整地灌输给孩子。这个过程也是孩子接受知识的一个良好机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一棒子将孩子的问题打死,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孩子的求知欲也会从此衰减,甚至丧失。

  作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大胆提问,欢迎他们的探索行为。而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提问或者想法,也恰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切入点。对于孩子关心的问题及时给予回答,而对于孩子的错误观念,父母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以便于孩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爸爸妈妈想结婚所以就结了啊!”

  父母的这种回答给孩子一种“结婚是件很随便的事”的感觉,容易影响、导致孩子将来长大后,对恋爱以及婚姻抱有随便玩玩、不重视的思想及举动。

  “你想跟爸爸结婚,那不是乱伦吗!”

  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并没有伦理的概念!父母的训斥只会增加孩子的罪恶感,而面对孩子的问题以及想与爸爸妈妈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渴望,父母只需告诉孩子近亲不能结婚的道理,对于孩子对父母的爱给予肯定即可。

  “想和妈妈永远生活在一起,那你就一辈子守着妈妈吧!”

  如果你想纵容或者放大孩子的恋母情结或者恋父情结,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回答方式!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心理偏差的人,给孩子正确的伦理认知是最好的选择。

  “胡闹,你这么小整天想什么呢?”

  孩子喜欢一个小朋友并没有什么错,他们只是在探索与别人交往的方法,并不理解“恋爱”、“结婚”等这些词的真正含义。父母这样将孩子的探求行为强行终止,那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正确理解恋爱、结婚的实质呢?

  “你这不是小流氓吗!”

  父母的过激反应非常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看到父母的反应后,孩子会认为性是罪恶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他们日后建立爱情和亲密关系的能力。

  “爸爸和妈妈本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后来有一天爸爸和妈妈相识了,妈妈很喜欢爸爸,爸爸也很喜欢妈妈,于是我们便开始谈恋爱了。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感情,爸爸和妈妈都很爱对方,并且我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体谅,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最后谁也不愿意离开谁,就想永远生活在一起,于是爸爸妈妈便结婚了。结婚啊,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能抱着玩玩的想法,一定要找一个彼此相爱的人结婚,那样才会幸福。你看爸爸妈妈现在不是很幸福吗?因为我们俩一直很相爱,并且一直相互关心,相互体谅。”

  父母这样回答孩子其实就是在情感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婚姻价值观,让他们从小对恋爱、婚姻的幸福以及作出那些行为应负的责任有一定的认识。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回答,对孩子长大后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宝宝,妈妈现在告诉你:人是不能和自己的亲人结婚的,包括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长辈、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表兄弟以及表姐妹,那样的婚姻叫做‘近亲结婚’,从伦理道德上讲是不允许的。不但如此,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也容易得一些遗传疾病。”

  借助一些机会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些伦理观念以及约束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使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不要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再后悔莫及!

  “爸爸和妈妈因为很相爱,所以结了婚,然后就生下你。爸爸是很爱你,但这和爱妈妈是不一样的。等你长大以后,也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啊。”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结婚呢?(2)

  告诉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和父母之间的爱是不一样的,不是随便两个人相爱就可以结婚的。

  “你和小明很好,但是并不表示就要和他结婚啊。只有两个彼此相爱的人才能结婚,就像爸爸和妈妈一样。而且相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需要彼此付出很多的努力,在双方都有能力结婚的时候才能结婚。而现在的你呢,还没有真正了解什么是‘爱’,而且也没有能力结婚。等你长大了,知道什么是‘爱’了,你会碰到一个你喜欢的人,和他恋爱、结婚的。”

  给孩子讲解爱和喜欢是两种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还可以给孩子讲述爸爸妈妈谈恋爱以及结婚的经过,用父母具体真切的事例使孩子心中模糊的认知变得清晰、形象,并告诉孩子对待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应采用的正确的方法,例如:帮小朋友学习、送小朋友玩具等等。

  “你是男孩,只能和女孩子结婚。将来你会和一个你最喜欢的女孩子结婚,当然,她也得最喜欢你才行哦。”

  从小教育孩子,使之形成正确的婚姻观,将有利于孩子将来正确的恋爱和婚姻的形成。

  性教育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和层次的问题,一是性知识,这很容易了解;二是性规则,也可以称为性道德、性伦理。性知识的培养许多父母都注意到了,性道德培养许多父母却没有那么注意,其实,这一被忽略的部分更为重要。

  许多父母也许会感叹于当前的年轻人性观念的开放,也会对出现的种种的性问题表示不满和鄙夷,但正是上一代人对于性的教育没有做到位,才出现了下一代的诸多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父母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一些观点,例如性是建立在爱情与尊重的基础上的,是重要的事情,需要认真对待,等等。

第二辑身体·成长·衰老与死亡

  唐唐从幼儿园回来后,妈妈问他,“唐唐今天学了什么啊?”唐唐回答:“老师真是讨厌,我不知道‘5+4’等于几他还是让我算!”“这样啊!”妈妈笑了,“唐唐,你看妈妈的手,左手一共是五个手指头,加上右手的四个手指头,你数数,一共是几个?”“九个!”唐唐很快数了出来。“我明白了,妈妈!但是,妈妈,人为什么一只手是五个手指头呢?”      

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3岁的小雯比较内向,很怕生。有一天,她家来了很多的木工,帮忙装修房间。看到这些木工,小雯非常害羞。因此,尽可能不露面,躲了起来。可是,无论如何,一天之中也要和这些工人见到数次。这时,小雯想,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和工人碰面时,站着不动,把眼睛闭起来。这时,工人就会不见了。妈妈不理解她的想法,就问道:

  “像你这么做,工人叔叔还是会看到你呀!”

  小雯回答道:“可是,我闭上眼睛,叔叔就不在了呀!”

  妈妈于是向小雯解释:“雯雯,眼睛闭上以后工人叔叔还是站在你的眼前,只是你看不到了而已。”

  “那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小雯有些疑惑了。

  人为什么要长嘴巴呢?

  鼻子都有什么用呢?

  也许,会有好多妈妈认为,这么做似乎太过孩子气,以自己的感觉为主,认为感觉不到的就等于没有。但是在笔者看来,四五岁的孩子对自身的想法都是正常的,甚至都是值得鼓励的。

  其实在孩子问问题的同时,父母也可以反问孩子问题,让他们有机会思考。这时,你会很意外地发现以前从未曾发觉过的孩子的另外一面。

  反问孩子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想到正确的答案。有时候,孩子会有很多非同一般的想法,令人感到佩服。

  “我不是给你讲了吗?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你怎么老是不明白呢!”

  在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最忌态度粗暴。有的时候,孩子不明白只是因为他们与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或者说还不成熟,因此父母务必耐心。

  “你这是唯心主义,眼睛闭上东西还在,他是一直存在的,不是说你一闭上眼睛就消失了。”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施爱者与受爱者,而不是辩论者,因此,父母不能与孩子“理论”——他还是个孩子,只有未知的世界和一些体验,并没有多少的理论知识。

  “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闭上眼睛就看不到了,但是东西还在。不过你还可以想想,眼睛还能用来做什么啊?”

  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做游戏的方式,告诉孩子眼睛的用途。父母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到了眼睛的作用,纠正了孩子的错误认识,同时,父母还对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进行了鼓励,让孩子举一反三,了解到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我的血管为什么是紫色的?

  3岁的宇宇洗完澡后,看到自己手臂上的血管,一边指给妈妈看一边问:“妈妈,你快看,为什么这是紫色的呢?”

  我的头发为什么是黑色的?

  我的嘴唇为什么是红色的?

  三四岁的孩子眼里到处充满着好奇。他们面前的世界和自身都给了他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时候他们最容易提出一些关于自身的问题,而能提出问题的这一时期也正是他们的思维发展最快的时候。所以,父母要给予耐心回答,不会回答的,也要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

  “这个嘛,是血管,也就是我们的血流经的通道,就像下水道里面的水一样。”

  其实,对于3岁的小孩子而言,要向他说明下水道中的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孩子是不太容易了解的。比喻本来是向孩子解释问题的一种好方法,但是要注意比喻必须是通俗易懂的。这种比喻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年龄与相应的认知力,他们或者不理解,或者继续进行追问。

  “本来就是紫色的啊,你问这么多干什么?”

  这种简单式的回答是最易打消孩子积极性的回答,这样的话,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少,最终阻碍孩子的身心成长。

  “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的血。这些血把各种营养还有氧气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去,同时呢,把身体的一些垃圾运走,那些带着垃圾的血液颜色当然不好看了,呈现暗红色,透过表皮来看,就是紫色。你真不错,还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呢!”

  这种回答方式就比较好,一方面科学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又夸奖了孩子,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肯定。孩子在父母的这些鼓励下,会拥有更大的求知欲,从而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

  4岁的蓝蓝下午跟爸爸妈妈到奶奶家吃饭,吃完饭后蓝蓝看到奶奶把牙拿了下来,感觉很惊奇,于是回家后偷偷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呢?”

  为什么叔叔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牙?

  为什么爷爷的头发可以摘下来?

  孩子的眼睛是清澈的,他们常常能注意到大人无法发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向父母“发难”。其实,这些时刻往往是亲子沟通和培养孩子身心发展的好机会。上面的问题就很好,父母可以趁此机会,让孩子注意对牙齿的保养。

  还有,小孩子看到大人把假牙拿下来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最好是不要吓着他们,而是耐心地给予回答。

  “奶奶小时候贪吃,也不刷牙,所以年龄大了之后牙齿坏了,不能吃东西,只好用假牙。”

  这种回答乍一看挺符合道理,但是实际上,这样回答的父母却忘了使用假牙的是自己的长辈,这种口吻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也不尊重长辈,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每天成长的,所以,父母务必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不良观点和不良习惯的种子。

  “那是假牙。人年纪大了以后,身体和牙齿比较容易坏。所以就用假的牙齿,来咀嚼东西。但是假牙和真牙比起来,非常不舒服,也不如真牙结实耐用。不信,你去问问奶奶是不是这样!所以,小时候,不要吃太多甜食。睡前、饭后要好好地刷牙、漱口,如此一来,就不需要这么早就使用假牙。从小就注意保养牙齿,那么即使到奶奶的年纪时,也不需要使用假牙。一旦出现蛀牙,就很麻烦了。最好尽快地接受治疗。”

  这种回答首先给了孩子一种答复,然后进行分析(此间还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最后给出建议,是一种回答孩子较好的方式。

  父母需要记住,每次回答都是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一个促进亲子沟通的机会,这样的回答方式和口吻,有益于父母更好地表达。

人为什么只有一个嘴巴呢?

  吃饭的时候,爸爸看到多多心不在焉地吃米饭,不禁对他说:“快点,你看爸爸妈妈都吃完了。大家都等着你呢!”

  多多这时仰起了小脑袋问:“人为什么只有一个嘴巴呢?”

  为什么人只有两只手呢?

  为什么人长了两只耳朵呢?

  对于孩子所提的这类问题,决不可以一笑置之。

  首先,父母要有赞许孩子想法的态度。父母的这种态度能够让孩子的创造性得以发展,更能增加他的智慧,激发他的好奇心。

  另外要考虑到的是孩子提出问题的背景。有很多孩子吃饭慢是因为心不在焉,或者想事情,或者在看电视。这样父母就必须借此机会纠正一下孩子的吃饭习惯了。

  此外父母还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向孩子解释吃饭速度以及专心与否对于成长的重要性。例如,父母可以对孩子阐释吃饭不要那么快,要细嚼慢咽以及必须专心等等。

  “如果有两张嘴,那就成了妖怪了。”

  这种回答会让孩子觉得沮丧。其实孩子想得到确认的回答是“如果多长几个嘴,就可以很快把饭吃完了……”对于4岁的孩子而言,因为吃饭太慢而挨骂,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爸爸催多多吃快点也是不对的。吃饭必须细嚼慢咽,但是不能同时看书,也不能看电视,因为这样,吃的饭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多多也不能很快地长大了!”

  孩子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有的时候必须考虑孩子发问的出发点。

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妈妈帮4岁的琦琦挖耳朵时,琦琦突然问道:“妈妈,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耳朵里是一条又长又暗的通道,通道与鼓膜相连。”

  “那鼓膜长得什么样子?”琦琦继续问道。

  肚子里到底有什么?

  鼻孔里为什么会藏鼻屎呢?

  自己的身体是孩子好奇与发问的源头之一。而父母应该鼓励这种发问,并在耐心解答的同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个妈妈也不知道,等你长大了,上中学学生物的时候就知道了。”

  孩子的问题不能回避,即使父母一时回答不出来,也应该给孩子一个确切的、可以等待的时间,并在约定时间内给予孩子比较信服的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好吗?”

  孩子在4岁时,好奇心特别旺盛。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还可以翻开图画,提供孩子更多的相关知识。父母可以在家中备有一些向幼儿介绍有关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家庭关系等知识的书籍,如果孩子问到,就拿出来亲子共读。

  “你看,就如书上所说的一样,耳朵就像隧道一样,非常暗,里面有鼓膜。这鼓膜就像一张薄薄的纸。当别人讲话时,声音传进耳朵,鼓膜会震动,我们就会听到别人在说话。万一鼓膜破了,那么就听不到声音了。所以要非常重视耳朵,不可以自己挖耳朵。”

  在书上看到解剖图的同时,再让他看看妈妈刚才提到的“幽暗的通道”。因为太暗,这时妈妈可以用手电筒照自己的耳朵,让孩子看看。然后,就可以像上述那样告诉孩子。

为什么会有指甲?

  妈妈在帮5岁的贝贝剪指甲,而贝贝呢,则急着想到外面和小朋友玩耍,于是有些不耐烦地问妈妈:“人为什么会长指甲呢?长了指甲,还要剪,多麻烦啊!”

  我们为什么会长头发呢?

  身上为什么会长毛?

  孩子常会给父母出难题,提出一些在父母看来是“常识”、“公理”的问题,且常常让父母猝不及防。而此时,父母可以采取反问的方式,初步缓解当时的困窘局面,亦可锻炼孩子的自主思维;而不可断然予以拒绝。

  “这是常识,你见过哪个人没有指甲,以后这样的问题不要问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长的过程便是发问的过程,上述父母的回答无疑在阻碍着孩子的正常成长!即使是常识和公理,也需要父母耐心地给孩子解释,一般来说,孩子对于这类问题,一旦你给他解释清楚了,他不会问你第二遍。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热门产品

谜男方法(The Mystery Method)【中文版】【Mystery】|谜男方法,The Mystery Method,Mystery,男方,the mystery method,中文版,mystery
谜男方法(The Mystery Method)【中文版】【Mystery】
冷读术(精简版本)|冷读术,精简,版本
冷读术(精简版本)
把妹达人2[1].游戏规则(Rules of the Game)【Neil Strauss】|把妹达人,把妹游戏规则,Rules of the Game,Neil Strauss,把妹达人2,游戏规则,rules of the game,neil strauss
把妹达人2[1].游戏规则(Rules of the Game)【Neil Strauss】
追求有术之撩汉指南-310页|撩汉指南,撩汉攻略,追求,有术,之撩汉,指南,310页
追求有术之撩汉指南-310页
追求有术之撩妹指南-288页|撩妹指南,追求,有术,之撩妹,指南,288页
追求有术之撩妹指南-288页
术中电烧伤的预防与处理|电烧伤的预防,电烧伤的预防与处理,电烧伤的处理,术中电烧伤,中电,烧伤,预防,处理
术中电烧伤的预防与处理
《盆底康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培训课件ppt(69页)|盆底康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培训课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培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课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治疗,盆底,康复,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治疗,培训,课件,ppt(69页)
《盆底康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培训课件ppt(69页)
面诊手诊背诊舌诊腹诊...课件|面诊课件,手诊课件,背诊课件,舌诊课件,腹诊课件,诊断课件,面诊手诊背诊舌诊腹诊,课件
面诊手诊背诊舌诊腹诊...课件

历史上的今天:04月19日

芜湖玻璃钢管价格

芜湖玻璃钢管价格品牌通达型号160材质其它公称压力2.0Mpa管子形状直管用途电线护套长度4-6m  玻璃钢电力管:主要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高分子成分的不饱和聚脂树脂、环氧树脂等为基本材料,以石英砂及碳酸钙等无机非金属颗粒材料为填料作为主要原料。管的标准有效长度为4m和6m,可根据产品的工艺方法、压力等级PN和刚度等级SN进行分级分类。玻璃钢管以其独具的强耐腐蚀性能、内表面光滑、输送能

真正高情商的人,说话让人舒服,做事让人安心,相处让人喜欢

真正高情商的人,说话让人舒服,做事让人安心,相处让人喜欢。高情商没有什么特殊技巧,不过是始终把别人放在心上,懂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新的一天,愿我们都能做个温暖的人,温暖别人,也照亮自己。People with high EQ are comfortable in speaking, comfortable in doing things and pleasant in getting along

余承东:华为进军汽车行业就是要做到第一,没人记得住第二。这是信念也是愿景,我一定会做到的

2022年4月19日星期二读报时间(№2180)1、梁振英: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人连吃美国连锁快餐店的权利都没有。香港应义不容辞,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协助国家解决一部份被西方国家“卡脖子”的问题,尤其是金融及法律等问题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就“中科院将用万方和维普代替知网”一事点评称:“我们呼吁开放科学”3、重庆高院再审一起抗诉案,高院院长与市检察院检察长同庭履职4、余承东:“华为进军汽车

电缆保护管价格

电缆保护管价格品牌通达型号50-220材质其它公称压力1.6-2.8Mpa管子形状直管用途电线护套长度6-10m  中文名  电缆保护管  外文名  cable protection pipe  特点  载流量高、热阻系数低等  类型  A类、B类、C类  作用  保护电缆等  学科  电力学 电缆保护管是指为了防止电缆受到损伤,敷设在电缆外层,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

背景墙制造明细

           背景墙制造明细石膏板(尺寸:高2.7M  宽4.2M) LED射灯:数量5个(约每个50元含安装费) 水晶字LOGO尺寸120CMX1个  1.2*1.2*300元/平=432元中文: 50CMX4个         

河南PVC电力管价格

河南PVC电力管价格品牌通达型号160材质其它公称压力1.6Mpa管子形状直管用途电线护套长度6m  CPVC电力管特点  1、材料特性: CPVC电力管以耐热、绝缘性能优异的PVC-C树脂为主要材料, CPVC制品是目前公认的绿色环保产品,其优异的物化性能正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重视。CPVC电力管是硬直实壁管,内、外壁光滑平整,颜色呈桔红色,色泽明亮、醒目。  2、耐热性能: CPVC电力管较普通的

热门专题

昆明综合高中|昆明综合高中
昆明综合高中
大理科技管理学校|大理科技管理学校,大理科技,大理科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理科技管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理科技学校
大理科技管理学校
安徽中源管业|安徽中源管业,安徽中源管业mpp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cpvc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pe穿线管,安徽中源管业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排水管,安徽中源管业通信管,安徽中源管业管材
安徽中源管业
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介绍,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电话,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地址,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厂家,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管材
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开放大学报名,云南开放大学报考,云南开放大学,什么是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开放大学学历,云南开放大学学费,云南开放大学报名条件,云南开放大学报名时间,云南开放大学学历,云南开放大学专业
云南开放大学
APP开发|app开发_app开发公司_app软件开发_专业app开发_云南app开发公司_app定制_原生app开发定制
APP开发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天麻炖什么治头痛最好,天麻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天麻多少钱一斤,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及禁忌,天麻怎么吃效果最好,天麻粉的功效与作用,天麻怎么吃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昆明网站建设|昆明网站建设,昆明网站开发,昆明网站建设公司,昆明网站建设价格,昆明网站设计,昆明网站制作,网页设计,高端网站建设,高端网站设计
昆明网站建设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