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丹麦著名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和安徒生齐名的丹麦国宝级作家,号称欧洲文坛的母狮,早年在非洲经营咖啡庄园,回国后用英语创作的《走出非洲》用优美的文字写出了对非洲风情的熟悉和眷恋,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

关于本书

海明威认为本书是他读过的最优秀的关于非洲的书,1954年获得诺贝尔奖后,他曾说伊萨克•迪内森也完全有资格得奖。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于1986年获得七项奥斯卡大奖。

核心内容

本书以作者在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这段经历为背景,匠心独运地将众多人、景、物融为一炉,既有忠实而富有文学性的观察和描摹,也始终贯穿着对自身、对人性的思考,同时又再现了欧洲移民在非洲的生活面貌。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走出非洲》。

1913年,一位丹麦女作家从北欧来到非洲肯尼亚,经营一个咖啡农庄,直到1931年才离开。多年的非洲生活,让她非常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回国后,她就写了《走出非洲》。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这本书是他读过关于非洲最优秀的书。

这位女作家是伊萨克·迪内森,这个名字听上去有点男性化,其实是她的笔名,她本名叫卡伦·布里克森。今天的音频,我们都用迪内森来称呼她。

在丹麦,迪内森是跟安徒生齐名的文学国宝。她在1954年和1957年,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可惜的是,分别败给了海明威和法国作家加缪。迪内森没得奖,不是竞争对手的名气大,而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需要平衡一下地域。

在二十世纪前半段,要是把诺贝尔文学奖叫作半个北欧文学奖,一点也不夸张。截至1955年,瑞典、丹麦、挪威、冰岛、芬兰这几个北欧国家,加起来有十几个人得奖。而同一时期,英国和美国这样的文学大国,只有十多个人得奖。现在,那些北欧得奖者写过哪些作品,早就没人知道了,但迪内森的《走出非洲》却一版再版,经久不衰。这部作品还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1986年,电影《走出非洲》获得了七项奥斯卡大奖。

迪内森的母语是丹麦语,但她是用英语写的《走出非洲》,主要为了让作品方便出版。她刚到非洲时,英语水平并不高,跟当地白人进行日常交流都很费劲。但她知道扬长避短,尽量在语言上写得简单克制,后来,她越写越好,最后形成了一种朴素坚硬的文风。

《走出非洲》是迪内森的个人回忆录,后来,她创作中短篇小说时,常常会从这本书里,选一些人物或者事件片段,然后进行扩展发挥。对于这种做法,迪内森曾经开玩笑说,真相是属于裁缝和鞋匠的,大艺术家多少都要带一点坑蒙拐骗。虽说这是一部回忆录,迪内森在书里,并没有对自己的非洲生活,做流水账式的记录。她把《走出非洲》看成一部抒情的、田园牧歌式的文学作品。

在迪内森之前,以英国的简·奥斯汀为代表的女作家,大部分写的都是生活中惊天动地的琐事,从女性的视角去梳理现实主义题材,讲述人生哲理。而迪内森在《走出非洲》里写的却是,在夜晚草原仰望银河,在月光下聆听狮吼,长颈鹿背上的非洲新月,咖啡采摘工汗涔涔的脸庞。这给当时的欧洲文坛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异域气息,刷新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了解下这部作品的结构和内容。

《走出非洲》没有明确的叙事结构,也没有遵循特别的时间顺序。整本书读起来有点乱,像是在看没有编辑过的文稿。其实,这和迪内森的文学观有一定关联。迪内森认为,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可以决定叙事的内容,却无法决定叙事的结果,所以,也就无法完全掌控和操纵文本的结构。

在这本书里,迪内森没有采用18、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常用的创作手法,就是,自由地在书里每个人物的视角穿梭。她自始至终都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非洲世界。她在讲述非洲生活时,不会强加过多的主观解说,相对比较间接和客观。一些白人作者,比如英国作家吉卜林,在写到有色人种时,文字里总会透露出高高在上、尖酸污蔑的语气。但迪内森的讲述,能够让人体会到她对非洲黑人的同情。

这本书由五部分组成。前两部分主要写,迪内森刚到非洲时,和当地黑人的交往,以及她对他们的观察。后三部分主要写的是,白人殖民者在非洲的生活、农场的经营状况,作者和几位白人密友的交往,以及作者最后如何离开非洲。

第一部分的名字叫《卡曼特和露露》。卡曼特是一个非洲土著男孩,露露是一只小羚羊。迪内森的咖啡农庄,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郊区。为了排解农庄生活的孤独枯燥,跟当地土著人增进感情,迪内森经常像江湖医生那样给土著人看病。她的医术其实很有限,不过是一些在急救课上学到的常识,但却因为侥幸治好了几个病例,就在当地人中声名远扬。

迪内森刚见到卡曼特时,小男孩的两条腿上满是脓疮,从大腿烂到脚跟,如果不治疗,活不了几周。但卡曼特的脸上,却看不出任何恐惧,只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这让迪内森非常感慨。她在书里说,大多数白人都会竭力躲避未知世界和命运的袭击,而黑人一直就被命运掌握在手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命运就是他的家,是茅屋中习以为常的黑暗,他们对生活中的任何变化都不动声色。后来,卡曼特积极配合治疗,在清洗和包扎时,他会表现出勇士般的坚强。卡曼特的表现让迪内森想起了一句名言,是希腊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说的,痛苦是我的一部分,把我撕碎吧,我不在乎。

卡曼特伤势痊愈以后,来到迪内森家里,成为仆人,服侍了迪内森十几年,一直到她最后回国。迪内森把卡曼特送到内罗毕一家高级俱乐部学习烹饪。卡曼特很有天赋,迪内森家的餐桌,在内罗毕的白人社交界声名远扬。作为厨师,卡曼特最高光的时刻,是在农庄掌勺款待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爱德华八世。王储也对卡曼特的厨艺大加赞扬。

露露是一只非常漂亮小羚羊。有一天,迪内森开车从农庄去内罗毕办事,在路上,一群小男孩举起一只小羚羊向她兜售。迪内森把它买下来,取名露露,在非洲常用的语言斯瓦希里语里,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珍珠。露露很快赢得农庄所有人的宠溺和喜爱。而露露最喜欢卡曼特,简直和他形影不离,迪内森戏称他俩是最新版的美女与野兽。小羚羊露露亭亭玉立,秀美圆润,在迪内森笔下,它的鼻子像松露一般黑亮。

露露长大后,和一只雄健的公羚羊生活在农庄附近的森林,脖子上系着迪内森给它拴的铃铛。后来,迪内森很少见到露露。但是,在她的非洲记忆中,最难忘怀的一个片段是:在万籁俱寂的黎明时分,她躺在床上,听到不远处的森林中,传来叮叮当当清脆的铃声,那是露露回来串门了。

第二部分的名字是《枪击事件》,描写的是发生在农庄的一次意外事故。通过这次事件,迪内森对于当地人对正义和惩罚的观念,有了近距离观察。

一天夜晚,迪内森站在自己屋前,不远处传来一声枪响。一般没人会在晚间打猎,如果是想吓跑野兽,会开上两三枪。迪内森静静等待第二声枪响,却毫无动静。不久,农场的白人管家开着摩托车疾驰而来。他告诉迪内森,农庄厨房一个七岁的小伙夫为了庆祝生日,就偷了管家的猎枪,想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一下。结果枪支走火,造成两个小伙伴一死一伤。闯祸的孩子吓坏了,丢下枪,逃进黑暗的森林。

第二天,农庄里几位土著老人,告诉迪内森,他们想召开一次克亚马,就是农庄的长老会议,讨论昨天的枪击事件和赔偿事宜。这种会议有政府授权,一般处理的是土著人内部的纠纷、刑事案件或意外事故。参加会议的长老们会一连坐上几个星期,一边吃着羊肉,一边进行讨论。

迪内森发现,欧洲人和非洲人对公正这个概念的理解非常不一样。在非洲人看来,生活中的灾难,只有一种处理办法,就是赔偿。他们不会探究某个具体行为的动机。不管是在黑暗中割断仇人的喉咙,蓄意杀人,还是砍树时无意砸死一个过路的行人,在非洲人看来,都是一回事,都得赔偿。他们不会用理性去掂量罪与罚的关系,但是会绞尽脑汁,琢磨用多少绵羊和山羊作为赔偿。

非洲不同部落之间,大部分都遵循这种模式,只不过会把绵羊、山羊换成骆驼、马匹。当地老人经常邀请迪内森参加会议,充当类似陪审员的角色,这次的枪击事件也不例外。

迪内森却对这种会议十分反感,因为开会的唯一目的就是要痛宰、瓜分肇事者的家产。这一次,她据理力争,向长老们指出,肇事者不过是个七岁的孩子,这是一场意外伤害,不是故意谋杀。肇事男孩家庭其实也是受害者,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但长老们并不理会迪内森的辩护,只是客气地听她说完,然后,坚持要求肇事者的父亲赔偿四十头羊。迪内森实在不忍心让肇事者的家庭遭受破产的经济惩罚,就请来了部落酋长和内罗毕的英国警官,一起充当调解人,最后才把惩罚减少到一头母牛和它的牛犊。

第二部分

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农庄访客》和第四部分《移民手记》,主要描写肯尼亚殖民地的白人。迪内森的农庄是当地白人很喜欢去的地方,他们能享受到书籍、亚麻床单,以及拉下百叶窗后房间里的清凉氛围。

有个人是农庄来客里最特别的,叫丹尼斯•芬奇•哈顿。为什么说他特别呢?当时在非洲的白人通常有三类人,传教士、殖民拓荒者以及在自己的国家郁郁不得志的人。丹尼斯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

他出身于典型的英国贵族家庭,父亲是伯爵,自己是牛津大学毕业,英俊幽默,聊起天来机智温和。这种人在英国国内,完全可以活得风生水起,大可不必来非洲受苦遭罪。他当初移居非洲时,英国国内的朋友们还很遗憾。

到了殖民地,丹尼斯很快成为万人迷,受到白人与黑人的爱戴和钦佩。白人喜欢他,因为他是运动健将、音乐家、艺术爱好者,还是优秀的探险家。对非洲黑人来说,丹尼斯身上有种奇特的吸引力,他能理解和同情他们。丹尼斯不赞成欧洲人在非洲的殖民和传教。迪内森利用自己农庄建来土著小学,教当地孩子读书识字,丹尼斯对此也不以为然。他还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长时间这样用启蒙和理性之光照耀非洲人,早晚有一天会让他们两眼发黑,更加向往黑暗。

虽然丹尼斯是个万人迷,但他骨子里却是个弃儿,抛弃他的不是哪个社会,也不是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而是时间。他不属于自己所在的时代,虽然在这个时代里,他表现得出类拔萃。丹尼斯把肯尼亚看成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家园,各类人群都能在这里和睦相处,比如土著黑人、欧洲传教士、印度商人、阿拉伯水手、索马里牧民等等。这里缓慢的生活节奏,旱季和雨季的流转,成群的野生动物,都让他流连忘返。

丹尼斯在非洲的职业是猎人,以狩猎为生。20世纪初,东非的狩猎已经形成商业化气候。欧美的贵族富商,经常一掷千金在非洲打猎,他们最青睐大象、斑马、长颈鹿、狮子、河马等大型动物。这种豪华狩猎被称为Big Game。

丹尼斯就曾经陪过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儿子去打猎。那次豪华狩猎长达六个月,一起随行的有一辆道奇车轿车、两辆雪佛兰卡车,一百名脚夫,三顶帐篷,其中两顶用来睡觉,一顶用来做餐厅。还有一大堆贴身男仆,负责做饭扛枪。

除了狩猎技能出众,丹尼斯还有深厚的文学素养。移民非洲时,他带了两样东西,法国的波尔多年份红酒和大量的珍本书,包括一套伏尔泰的著作《哲学字典》。去农庄做客时,丹尼斯能跟迪内森聊荷马和莎士比亚,丹尼斯还用莎士比亚的名作《仲夏夜之梦》里,仙后坦妮娅这个名字来称呼迪内森。

迪内森自认很有讲故事的天赋。跟丹尼斯相处时,她会给他讲自己编的故事,丹尼斯会舒服地靠在壁炉旁的沙发上听。迪内森盘腿席地而坐,像极了《一千零一夜》里给国王讲故事的山鲁佐德。山鲁佐德担心被国王杀掉,才一个接一个把故事讲下去,而迪内森是为了能拴住丹尼斯的心。两人的爱情在非洲草原上自然而然萌发了。

给你介绍下,迪内森之前的感情生活。迪内森有一个前夫叫布罗,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布罗酷爱狩猎,经常一去数月不归,对农庄的咖啡种植基本不闻不问。最让迪内森忍无可忍的是,布罗还在外拈花惹草。最后两人只能离婚。离婚后,迪内森让布罗搬离农场,自己操持所有事务。

说回到丹尼斯,为了自由地出行,他学会了开飞机,这在当时绝对是个新鲜玩意。有一天,丹尼斯邀请迪内森坐他的小飞机出游。迪内森展示了充分信任,毫不犹豫地坐上飞机。通过飞行,丹尼斯给了迪内森上帝般的视角,让她可以俯瞰无比熟悉的非洲大地。坐在飞机上,迪内森觉得自己一下子心胸开阔起来,一切都变得渺小。她的内心无比激动,对丹尼斯更是产生了英雄崇拜的心理。

但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本书的第五部分《告别农庄》写的是,迪内森在非洲的生活最终难逃失落的命运。三次大旱让农庄的咖啡产量锐减。接着,由于黑人劳工缺乏技能,农庄想要试种亚麻,也失败了。对迪内森来说,管理农庄成为越来越沉重的负担。更让她遭受打击的是,几位白人挚友相继离世。她在非洲的世界一下子安静下来。

而迪内森和丹尼斯的关系,随着相处时间越来越久,也出现了矛盾。迪内森想和丹尼斯成立家庭,丹尼斯一开始态度很暧昧。1931年,丹尼斯陪英国王储爱德华八世狩猎时,请了迪内森的前夫布罗一起去,却没有安排迪内森,这让迪内森感到受辱。迪内森一度和丹尼斯断交,拒绝给他回信。不过,丹尼斯在情感上已经离不开迪内森了,向迪内森投降。就在迪内森的非洲生活快要迎来转机时,丹尼斯却在一次飞行中飞机失事,殒命海滨。这成了压垮迪内森的最后一根稻草,为她在非洲的生活画上一个宿命般的句号。

第三部分

了解完了主要内容,我们再来说说,《走出非洲》的同名电影跟原著有什么不同。

说起《走出非洲》,同名电影是一个必然要谈的话题。毫不夸张地说,看过同名电影的人,远比看过原书的人多。不过,文学和电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在本质上是一种单向输出的娱乐形式。在人们还不能在家看电影的时代,不管电影的画面多么精致宏大,镜头调度多么灵活,对于电影院的观众来说,电影只是一次性的审美体验,没办法像文学作品那样,让读者能反复阅读,和作家进行灵魂上的互动。

在电影编剧界,有一种说法是:文学原著的名气越小,改编成电影反而越简单,因为不会受到原作太多的影响,编剧可以放手一搏。反过来,如果原著的光环太大,编剧的压力就大了。当然也有强强竞争的情况。比如《傲慢与偏见》最早版本的电影,编剧是鼎鼎大名的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这位仁兄也不客气,基本没把《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放在眼里,写剧本时差不多把原著改写成另一部小说,不过最终效果还不错,影片的文学气息很浓,只是因为缺乏外景,有点像舞台剧。

《走出非洲》的原著,主要以人物、氛围和叙事技巧取胜,故事性不足,情节也简单。要想改编成好莱坞大片,就必须要加料。前面说过,《走出非洲》同名电影获得了七项奥斯卡大奖,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是,编剧精明地抓住原著里的两个元素,爱情和风景,再配上如泣如诉的音乐,美不胜收的航拍。这部影片用电影语言把迪内森和丹尼斯的情史,在非洲大陆恢弘雄奇的梦幻风光背景下展现了出来,爱情成为电影的主线。已经去世的迪内森如果泉下有知,不知会有什么感想。反过来说,如果原著按照这部电影的内容去写,就只是一部煽情的爱情故事了。

法国作家杜拉斯曾经说过,女人的写作如果不从欲望入手,那就不叫写作。 迪内森偏偏不是这样的女作家,而是性格倔强的文坛母狮。在这本书里,读者几乎看不到她直接描写和丹尼斯刻骨铭心的爱情。她主要通过别人对丹尼斯的褒奖和认同,体现她对他的爱情。

电影里虽然淋漓尽致地拍出了主人公的爱情,却没拍出他们深埋在爱情之下的苦闷。对苦闷的回避,或者说淡化处理,压缩了这部影片的思想内涵,降低了人物的悲剧深度。

不管是原著还是同名电影,有一个命题被很多人都忽略了,那就是,既然迪内森生活在美丽的非洲,为什么最终她还是选择走出非洲,而且,余生再也没有回去过?表面上看,电影和原著在情节上保持高度一致。电影沿用了原著里最后一部分的描写,用镜头和情节交代了咖啡农庄经历的洪水、火灾,还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丹尼斯的葬礼,观众顺理成章地认为,农庄经营破产,再加上失去了灵魂伴侣,才最终让迪内森决定返回欧洲。

但是,要是看了迪内森的传记和相关史料,就会发现,早在丹尼斯飞机失事前,迪内森已经做好了回欧洲的准备。退一步说,就算咖啡农庄破产了,迪内森和白人农夫相比,家底还是相当优越的,没有沦落到非回欧洲不可的地步。

而且,在原著的前半部分,迪内森几乎没有讲述经济上的紧迫感,读者也感受不到她有什么经济压力。这是因为,迪内森经营的农庄,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家资金雄厚的家族制股份企业。迪内森母亲的家族是丹麦富商。当年他们在马来西亚投资橡胶,在锡兰种植茶叶。迪内森的家人从英国殖民地政府购买了一大片位于内罗毕郊区的土地,其中有三万多亩耕地,一万多亩草场,雇用了当地1200多个土著劳力。所以,就算破产,迪内森也可以在非洲过着相当优越的生活。

那迪内森为什么还是决定回欧洲呢?真正的答案是,迪内森在思想和气质上,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前的贵族。第二次工业革命指的是发生在1870年到1914年的工业革命,包括迪内森祖国丹麦在内的西欧国家,在工业上得到飞速发展。

1913年,迪内森来非洲,某种意义上就是追求自我放逐,远离乌烟瘴气的欧洲大陆,想让自己成为工业化时代的无产者和弃儿。所以在这本书中,迪内森这样写道,世界上真正的贵族和真正的无产者是一样的,对他们而言,悲剧是上帝的基本原则,是生存的奥秘。他们和中产阶级白人移民不同,后者拒绝悲剧,不愿忍受悲剧。

迪内森对工业文明的失望,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她的父亲早年是军官,退伍之后曾经远赴北美地区狩猎,和当地的印第安人相处融洽。童年时,父亲告诉迪内森,印第安人比我们欧洲的文明人好,他们的眼睛比我们看到的更多,他们比我们更智慧。父亲的这些话,在迪内森心中撒下了种子,为她后来的非洲生涯埋下了人生伏笔。

可是一战后的非洲,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乐园了。殖民、战争、对原始森林的滥砍滥伐、对野生动过的过度捕杀等行为,彻底打乱了这片古老大陆的原始节奏。

在书中,迪内森遗憾地表示,蒸汽机问世后,世界各个民族分道扬镳,我们彼此再也没有见过面。在工业时代,白人再也无法与有色人种相互了解,相互同情了。所以,表面上,迪内森是在这本书里记录她曾经了解的非洲,实际上,她是在哀悼那个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世界。咖啡农庄的破产,既是她失去了小乐园,也是更大意义上非洲乐园消失的缩影。

从少女时代起,迪内森就想让自己的人生成为一场戏。她后来的人生也配得上一部史诗大戏,可惜写剧本的不是她本人,而是命运。在《走出非洲》这本书里,不管是黑人的命运,还是白人的命运,迪内森的笔触始终是冷静的。在她看来,白人和黑人都是命运的玩偶,时来运转时发达,时去运衰时倒霉。迪内森通过古朴的文笔,告诉世界,对人类命运和存在意义的思考,不一定非要像托尔斯泰那样,通过《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宏大框架展开。在女性特有的关怀和博爱的映照下,平凡而平静的叙述也能够实现对生命的追问。

总结

到这里,《走出非洲》的精华内容已经为你解读完了。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本期内容中的知识点。

第一,伊萨克·迪内森是丹麦的文学国宝,曾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她的语言简单克制,文风朴素坚硬。《走出非洲》是她的个人回忆录,这部田园牧歌式的文学作品,给当时的欧洲文坛带来耳目一新的气息。

第二,《走出非洲》主要讲述了,迪内森刚到非洲时和当地黑人的交往,她对他们的观察;白人殖民者在非洲的生活、农场的经营状况,迪内森和几位白人密友的交往,以及她最后如何离开非洲。整本书里,迪内森都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非洲世界,她的讲述能让人体会到对非洲黑人的同情。

第三,迪内森最终选择走出非洲、返回欧洲的真正原因,并非农庄经营破产、失去灵魂伴侣。她来到非洲是想成为工业化时代的无产者和弃儿,然而一战后的非洲,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乐园了。表面上看,迪内森在《走出非洲》里记录自己曾经了解的非洲,实际上,她是在哀悼那个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世界。

撰稿:黄昱宁工作室

脑图:刘艳导图工作坊

转述:徐溟旭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热门产品

历史上的今天:03月29日

热门专题

小程序开发|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开发,小程序,小程序制作,微信小程序开发,小程序公司,小程序开发公司,分销,三级分销系统,分销系统
小程序开发
卓越综合高中|卓越综合高中
卓越综合高中
弥勒综合高中|弥勒综合高中
弥勒综合高中
综合高中|云南综合高中,昆明综合高中,综合高中能考本一吗,综合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区别,综合高中是什么意思,综合高中能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吗,综合高中可以考哪些大学,综合高中的学籍是什么
综合高中
易捷尔单招|易捷尔单招,易捷尔单招培训,易捷尔单招报名,易捷尔单招考试,易捷尔单招培训学校,易捷尔单招分数
易捷尔单招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建设,英文网站制作,英文网站设计,美国主机空间,外贸建站平台,多语言网站制作
外贸网站建设
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报名,国家开放大学报考,国家开放大学,什么是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历,国家开放大学学费,国家开放大学报名条件,国家开放大学报名时间,国家开放大学学历,国家开放大学专业
国家开放大学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天麻炖什么治头痛最好,天麻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天麻多少钱一斤,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及禁忌,天麻怎么吃效果最好,天麻粉的功效与作用,天麻怎么吃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