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史:美国和墨西哥的百年恩怨》|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这本书有两位作者,一位是墨西哥作家,叫卡门·博洛萨;另一位是美国高校的历史教授,叫迈克·华莱士,曾获得过普利策历史奖。两位作者合作,以梳理资料的方式,揭开了墨西哥毒品帝国的一角。

关于本书

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禁毒战争,是好莱坞电影和美剧非常热衷的题材,《毒品史》这本书可以说是这些影视作品的背景资料。

核心内容

第一,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毒品交易如何演变成今天的局面?

第二,影视剧里毒品贩子的暴力行为被夸大了吗?

第三,美墨之间的禁毒战像个无解的困局,有没有什么出路?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书是《毒品史:美国和墨西哥的百年恩怨》。这本书讲的是墨西哥在美国要求下打击毒贩的历史,是墨西哥禁毒战的历史。

墨西哥的毒贩把毒品运到美国赚钱,美国要求墨西哥禁毒,但是,禁毒从来就没成功过,不管美国人怎么要求,给多少技术支持,墨西哥政府怎么打击贩毒,毒贩还是会把毒品送去美国。这种困局是怎么形成的,有没有破解之道?今天这本《毒品史》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贩毒跟禁毒,是电影电视经常涉及的题材。这种题材的影视剧,总显得有点夸张。比如,在电影《边境杀手》里,墨西哥的城市华雷斯被描绘成法外之地,不受法律约束,警察替贩毒集团工作。一到晚上,不同派系的毒贩就在城里开枪火拼,不仅会杀人,还会把尸体挂在交通要道上示众。墨西哥的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是不是电影里夸张了?看完这本《毒品史》,我发现,还真没夸张。我觉得,甚至可以这么说,要想了解墨西哥毒贩的故事,就得看电视剧,通过虚构的方式去了解。

为什么这么说?毒品战是做新闻的好素材,但敢去采访挖掘真相的记者,基本都被打死了。敢刊登毒贩调查报道的杂志,基本都被毒贩的机枪扫射过。毒枭非常重视隐私,不接受采访,也不喜欢被拍成电视剧。美剧《毒枭墨西哥》的一位制片主任,就是在墨西哥看外景的时候,被毒贩打死了。毒枭之间怎么谈判?不同派系毒贩之间有什么矛盾?这些都只有靠影视编剧的想象,才能把故事讲好。像《毒枭墨西哥》这样的电视剧,其实也可以当成纪录片看,剧里出现的角色基本上都有人物原型。

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位叫卡门·博洛萨,是墨西哥作家;另一位叫迈克·华莱士,是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的历史教授,曾获得过普利策历史奖。两位作者是夫妻,他们以梳理资料的方式,讲述了墨西哥与美国之间关于毒品的百年纠葛。

好,今天解读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说说美墨之间的毒品交易是怎么演变到如今这个局面的。第二部分,给你简单介绍一下毒品贩子的暴力行为。第三部分,我们看看美国推行的大麻合法化,会带来哪些变化。

第一部分

我们进入第一部分,看看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毒品交易的演变。

在20世纪最初的几年,鸦片、大麻、可卡因在美国都是合法的。拿鸦片来说,医生们对它的评价不一致,有的医生说它是上帝给自己准备的药物,也有医生说这是害人的毒品。人们对鸦片的成瘾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鸦片的衍生物,比如吗啡、鸦片酊、海洛因,在当时都被当作止痛药来用。鸦片酊就是把鸦片放在酒里饮用,许多家庭主妇都会用鸦片酊,小孩哭闹,耽误妈妈干家务,妈妈就喂两口鸦片酊。

这就是当时的状况,毒品在美国是合法的。但美国禁毒的力量也渐渐强大,产生了一股禁毒浪潮,其中既有对毒品的恐惧,也有对吸食毒品的相关人群的排斥。

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禁毒举措,但它们不仅让人们吸食的毒品纯度更高,也让贩卖毒品的利润更大。1906年,美国出台了《纯净食品与药品法》,规定制造商必须列出产品里含麻醉剂的成分,警示大众;1909年,美国又出台了《吸食鸦片禁令》,不许抽大烟了,鸦片馆关门歇业。在禁毒浪潮下,鸦片变得稀缺,去鸦片馆抽大烟的人转向更危险的吗啡和海洛因。

1914年,美国通过一项法案,所有非药用的鸦片制剂和可卡因一概禁止使用,但大麻还是合法的。1920年代,纽约的黑帮头目算了一笔账,2000美元一公斤的海洛因分装零售后,可以获利30万美元,获利150倍。禁毒令改变了美国人使用毒品的方式,原来人们会抽大烟,喝点儿鸦片酊,现在都禁止了。毒品的运输和分销也变了,熬鸦片膏、做鸦片酊太麻烦了,还是提纯吧。提纯之后的毒品便于运输,也便于街头贩卖。

美国人对毒品的需求,墨西哥正好能填补上。跟美国相比,墨西哥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鸦片和大麻。给墨西哥带去鸦片种植技术的是华人。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之后,墨西哥的华人数量一直增长,其中很多人都是去种鸦片的。墨西哥革命期间(1910年-1920年)以及之后,许多农民因为战乱生活贫苦,也开始种植鸦片。

鸦片种植一直是穷人的活计,也是贫穷国家的活计。因为,种植罂粟对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高,罂粟喜欢日照,不需要灌溉系统,不需要化肥,也不要除虫剂。种罂粟首要的技术就是学会采集罂粟汁,罂粟边上还可以种豆子、种烟草,这都是穷人的生计。

20世纪初的墨西哥人也会消费毒品,主要用于医疗和消遣。但推翻了独裁者波菲利奥的统治之后,墨西哥也在建立一个现代化国家,酗酒、抽鸦片、吸大麻这些行为不符合文明国家的规范。1917年开始,墨西哥开始向毒品宣战。但墨西哥离美国太近了,美国需要什么,墨西哥就生产什么,这是一种经济的互补性。美国不让生产的东西利润最高,墨西哥就会加大生产。比如,美国实行禁酒令期间,墨西哥在美墨边境上大规模建造啤酒厂,大批的烈酒和啤酒被走私到美国。到1933年,美国取消了禁酒令,墨西哥走私酒的利润就下降了。

1937年,美国又通过了《大麻税法》,大麻从自由市场进入黑市,墨西哥人就开始增加大麻产量。当时美国联邦麻醉品管理局的局长,正面临机构调整,这个管理局包括局长都有可能被精简掉,为了保住官位,这个局长就搜集了很多材料,发动宣传,说大麻是一种很危险的毒品,墨西哥人最喜欢用大麻。把毒品和特定人群挂钩,是很有效的宣传,可卡因和黑人、鸦片和华人、大麻和墨西哥人,危险的毒品和危险的人群就这么被挂上钩。但实际上,华人在墨西哥的鸦片种植生意,已经被墨西哥人霸占了,墨西哥人把华人塞进货车驱逐出去,然后接管他们的种植园和财产。

毒品的使用得跟上时代的浪潮变化。二战期间,墨西哥的鸦片和大麻生产得到默许,因为吗啡是战场上的重要药品,制造绳索也需要大麻纤维。二战一结束,墨西哥政府就对鸦片种植发起了一次禁毒战。在此之前,种鸦片种大麻是典型的农民企业家干的事,禁毒战之后,农民企业家认识到,要想把生意维持下去,得跟政府、警察合作,要贿赂他们。

到了1960年代,美国大批年轻人开始抽大麻。尼克松总统认为,毒品是公众的头号威胁,全世界都应该一致对付毒品贩子。美国政府相信,加大对毒品的打击力度,切断毒品来源,就能解决毒品问题。尼克松在1973年下令成立了美国缉毒署,这个新部门是由原来的麻醉品管理局等机构合并而来的。缉毒署成立时有1470名特工,一年预算是7500万美元。根据书里的数据,现在的缉毒署有5235名特工,国内有227个办事处,在海外62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每年预算是25亿美元。

缉毒署的工作是全面打击毒品威胁,但这场禁毒战旷日持久。1977年,美国侦察机获得低空飞行进入墨西哥的权利,美国还能给种鸦片种大麻的农田喷洒药物,毁掉这些农田。墨西哥军队也出动了上万人,对种植园进行清理。这就是著名的秃鹰计划。到了1979年,墨西哥流入美国的大麻的确减少了一半,但价格也差不多上涨了一倍。

秃鹰行动让墨西哥毒贩的生产方式和贩卖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原来小打小闹的农民企业家模式行不通了,毒品种植要集约化,毒贩子的保护伞要足够大。电视剧《毒枭墨西哥》开场的场景就是秃鹰计划的实施。剧中一个人物的原型是墨西哥毒贩拉斐尔•昆特罗,他对大麻种植进行了技术改良。1970年代,他在兄弟的农场里种大麻,随后不断扩张,1980年代,他经营着一片2500亩的沙地,约7000人在他的种植园工作,他的大麻作物年产值80亿美元,他可以用巨款收买政客、警察和当地军队。

2000年前后,墨西哥的毒品生意已经影响到了这个国家的就业、金融和政治。在墨西哥有这样一句话:墨西哥的问题在于离天堂太远了,离美国太近了。墨西哥对美国的变动非常敏感。2000年3月,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经济陷入衰退,墨西哥经济也跟着跳水,大批工人失业。

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经济下滑,墨西哥经济也经历了20年来最大幅度的下滑,工作岗位不断减少,但是经济学家估算,以毒品生意为主的非正规经济,在2008年到2009年给墨西哥增加了将近100万个工作岗位。

奇怪的是,墨西哥银行业竟然在这次金融危机期间表现良好。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的主任说,是洗白后的贩毒利润在支撑墨西哥金融体系的运作。当毒贩的钱越来越多时,这些钱就会拥有自己的力量。墨西哥的财政部长自己也承认,在墨西哥开展业务的41家银行中,大约有100亿美元无法在这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得到解释。在政治方面,1995年,墨西哥前总统萨利纳斯的弟弟被逮捕,他被指控为毒贩服务,他在瑞士银行一共有289个账户,存款高达5亿美元。

好,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简单来说,美国要想根除墨西哥的毒品问题,就需要在墨西哥消除贫困,建立一支廉洁的警察部队,还要保证军方不收受贿赂,这实际上是干涉一个国家的内政。而墨西哥已经被毒品渗透,警察、军队、贫困人口的工作机会、政治都与毒品带来的金钱有扯不清的关联。

第二部分

我们进入第二部分,看看毒贩的暴力行为。在电视剧《毒枭墨西哥》中,有一个角色是美国缉毒署的探员基基·卡马雷纳。这是一个真实人物,他是墨西哥裔,曾经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退役后成了缉毒署的一名探员。他主动请缨,到墨西哥当卧底,他潜伏了四年,收集了大量证据。1984年,在卡马雷纳的说服下,墨西哥派出军队,摧毁了一个大麻种植园,烧了一万吨大麻。贩毒集团知道自己被出卖了,受贿的警察告诉他们卡马雷纳的真实身份。1985年2月,卡马雷纳被毒贩子绑架,遭酷刑而死,毒贩子一边折磨他,一边给他注射安非他命,让他保持清醒。卡马雷纳死后,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缉毒署展开反击。但美国警察和缉毒署探员,在墨西哥都没有执法权。墨西哥和美国之间爆发过战争,失去过大量的土地,所以,墨西哥对美国军队、警察在自己境内的行为一向比较敏感,这涉及国家主权问题。美国人在墨西哥可以收集证据,要抓人可不行,引渡罪犯也困难重重。于是,卡马雷纳死后,美国人采用的反击方式也是不合法的,比如找赏金杀手,悬赏数百万美元,就为了能把毒贩抓到美国。

毒贩走私,警察受贿,这些行为当然都应该被打击。但走私和受贿之间本来形成了一种秩序,禁毒战破坏了这种秩序,就有可能引发更多的暴力。墨西哥的一任总统卡尔德龙上任后发动了一场打击毒品的战争,但他的根本目标并不是查禁毒品。毕竟,毒品种植贩运给这个国家的贫困人口带来工作,毒贩对手下的年轻人管理很严格,不许吸毒不许喝酒,毒贩赚了钱洗白了放到银行,维持国家金融体系的运转。那卡尔德龙为什么要发动禁毒战呢?他要做的是打击毒枭对国家权威的挑战,不能让毒贩破坏公共秩序和安全。

在卡尔德龙的任期内,也就是从2006年到2012年,墨西哥37个大毒枭中,有25个被抓获或击毙。但是,有组织犯罪会遵循九头蛇法则,就是说,一条蛇被斩掉了一个蛇头后,可能会长出其他好几个脑袋。2006年时,墨西哥境内的大型犯罪组织有五个,2012年时,这些组织合并成两个更大的犯罪组织,同时,还催生了80个左右小型犯罪组织。如果毒品走私的利润受到影响,犯罪组织就会搞多种经营,比如,卡尔德龙搞禁毒战的时候,墨西哥的绑架案飙升,2005年到2010年,绑架案增加了317%,光是2010年,就有1350起绑架案。犯罪专家说,报告的绑架案与实际发生的绑架案比例通常为一比十,有九成的受害者都没报警,墨西哥可以说是绑架案发生率最高的国家。这些绑架案也不全是针对富裕家庭,许多拉丁美洲穷苦人,想偷渡到美国都要经过墨西哥,这些人也会成为绑架对象。干一票绑架可能只索要两千美元赎金,但多干几票,就能多赚些钱。

黑帮之间发生暴力,基本都是为了争夺一个地方的控制权。我们通过墨西哥边境城市华雷斯来看看,毒枭怎么争夺地盘的。华雷斯是全世界犯罪率最高的城市,卡尔德龙总统上任那年,也就是2006年,华雷斯有组织犯罪和贩毒造成的谋杀案是178起。随着禁毒战的展开,2007年这个数字上升至2673起,2009年又增加到6525起。

1990年代,华雷斯的正经生意和地下经济都很繁荣。美国企业在这里兴建工厂,从廉价劳动力中获利。一个绰号叫天空之王的毒枭控制了这里,他每年的收入都超过了120亿美元。天空之王在1997年去世,美国在华雷斯的工厂很多都转到亚洲,这个城市的动荡开始了。

天空之王的一个兄弟,绰号叫总督,也是毒枭,他控制了华雷斯,还跟另一个叫矮子的毒枭结盟。但总督对华雷斯的控制并不稳定,天空之王另一个兄弟在2004年9月被杀,有人怀疑是矮子派人干的。三个月后,矮子的兄弟也被人杀掉。两个毒枭原来达成的结盟就瓦解了。双方都报复性杀人,卡尔德龙总统解雇了华雷斯800多名警察,派出了几千个士兵替代他们的工作。到2009年,墨西哥一共派出了7500名军人和联邦警察。但这年年底,华雷斯有2660人死于非命,2010年,死亡人数达到3116人。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墨西哥军队刚来华雷斯时是受欢迎的,但他们滥用职权,几乎把所有当地人都看成毒贩和杀手。军队会杀人、动用酷刑,也会敲诈勒索,于是,原本只是黑帮成员之间的仇杀,就演变成了杀警察、杀记者、抢劫、绑架、帮派冲突、复仇和刺杀等多种形式暴力。2011年,毒枭矮子慢慢控制了华雷斯,总统把军队撤走,华雷斯当年死的人下降到2086人。2012年,矮子的帮派在华雷斯的地位更稳固了一些,全年的暴力案件死亡人数下降到750人。

华雷斯被视为全世界最暴力的城市。2008年,这里每10万人中就有132人被杀,这个比例排在全球第一,这里的被绑架率也曾高居世界榜首,平均每100万人中有142人被绑架。单纯从死亡数字上看,华雷斯被一个大毒枭控制时,反而比较稳定,发生了争夺地盘的斗争,暴力行为就会加剧,如果派来军队镇压,暴力就会演变成多方混战。

好,这就是第二部分的内容。墨西哥进行禁毒战会抓到一些毒枭,但暴力犯罪有九头蛇原则。打掉一个头,还有其他的蛇头长出来,催生出更多暴力。

第三部分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部分。禁毒这么难,像个无解的困局,那大麻合法化是不是一个出路呢?当年,美国联邦麻醉品管理局的局长害怕官位不保,才扩大毒品范围,夸大了大麻的危害。现在,美国开始有限制地试行大麻合法化,我们看看这带来了什么变化。

人们对大麻的看法实际上一直在变化。1969年,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2%的美国人支持大麻合法化,这个数字在2013年达到58%,超过了半数。2016年,美国的几个州都提出了大麻合法化的立案。大麻合法化成为一个美国内部问题。对此,美国缉毒署肯定不愿意,他们的预算就来自缉毒;美国的武器制造商肯定也不太愿意,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墨西哥出口武器,赚了很多钱。但非裔美国人的组织希望大麻能够合法化。据估计,美国每年吸食大麻的人高达3000万,但被抓起来的大多是黑人,罪名是持有毒品。光纽约一个地方,就有60多万人因为持有毒品被捕,其中,87%是黑人和拉丁裔。在非裔美国人的组织看来,这个比例意味着执法不公。非洲裔美国人在经常吸毒者中占到的比例只有14%,但因为毒品问题被抓进监狱的犯人里,黑人占到56%。这些人出狱以后会终身带着印记,很难获得住房和教育上的公共福利。

推动大麻合法化的人说,那些捍卫禁毒令的人,从来都不会考虑贫困的墨西哥人在毒品交易中付出的代价。他们还指出了死亡统计数据中的问题,2012年,吸烟导致48万美国人死亡,酗酒导致8万8千美国人死亡,吸食海洛因死亡的人有3635个,没有一个人因为吸食大麻而死。作者介绍,美国曾经搞过禁酒令,希望酒精不要毒害国人,每个人都能道德高尚,但禁酒令导致饮酒现象增多,人们公然漠视禁令,犯罪程度不断加深。作者认为,这就是前车之鉴,禁酒令取消了,大麻禁令也应该取消。

大麻合法化会带来什么变化?书里介绍,2014年7月,纽约通过了医用大麻法,卫生部门可以选择五家公司种植、销售大麻,商人闻风而动。10月,美国东海岸举办了大麻商业博览会,大麻行业成为一个投资热门。这一年的4月,墨西哥锡那罗亚地区的毒品种植者就听到风声,不种大麻了,大麻的批发价从每公斤100美元下降到25美元。那锡那罗亚是不是能成为合法大麻的生产地?毕竟,大麻合法了,就不用贿赂警察和官员,武器方面不用支出,运输成本也减少了。总花销虽然减少了,但大麻合法化之后的回报率太低了。目前来看,最不喜欢美国搞大麻合法化的,可能是锡那罗亚的毒品种植者,他们不愿意当大麻农民了,很多人开始种罂粟。

也在2014年,奥巴马总统颁布了一个国家药品管制战略,里面依然保留了禁毒的框架,但不再是传统的毒品战争的言论。白宫的政策发生转变,把毒瘾当作公共卫生问题对待,扩大了瘾君子接受治疗的机会。白宫自己也承认,以执法为中心的毒品战争,效率低下,代价高昂,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墨西哥毒枭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自贩卖大麻,大麻合法化,很可能是打击毒品生意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本书的两位作者认为,毒品半合法半违法的状态是无法长久的,毒品作物的生产应成为一种正当职业。只有体面的工作、良好的教育和能负担得起的医疗,才能解决墨西哥普遍存在的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在他们看来,纠缠100年的墨西哥毒品战争该结束了,结束的办法就是毒品合法化。然而,两位作者并没有说,如果大麻合法化了,那罂粟呢?含有可卡因的植物古柯呢?这可能还是无解的问题。

总结

到这里,《毒品史》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已经为你解读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第一,在20世纪初,美国开始禁毒,毒品走私利润巨大。墨西哥因为地理条件适合大麻、罂粟的种植生产,正好可以给美国市场提供毒品。罂粟、大麻是贫苦农民能掌握的技术,美墨之间的毒品战纠葛,是富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第二,1930年代,美国麻醉品管理局的官员夸大了大麻的危害,把大麻交易变成了黑市交易。美国青年人在60年代大量使用大麻,于是,尼克松总统在1973年成立缉毒署,宣布要打赢禁毒战。但这场战争收效不大。现在美国开始尝试大麻合法化,大麻占到墨西哥毒贩收入一半以上,大麻合法化可能会给禁毒战带来新的变化。

第三,毒贩、贿赂和腐败,已经渗透到墨西哥的日常运作之中,构成了一种秩序。卡尔德龙总统的禁毒战是要打击大毒枭,但暴力犯罪有一个九头蛇法则,被砍掉一个蛇头,可能会再长出几个蛇头,墨西哥边境城市华雷斯是全世界暴力犯罪最严重的城市,而它在一个大毒枭稳定控制下的时候,反而是安全的。

撰稿:苗炜工作室解读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转述:徐惟杰

 划重点

1.墨西哥适合大麻、罂粟的种植生产,给美国市场提供毒品。美墨之间的毒品战纠葛,是富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2.毒贩、贿赂和腐败,已经渗透到墨西哥的日常运作之中,构成了一种秩序。暴力犯罪有一个九头蛇法则,被砍掉一个蛇头,可能会再长出几个蛇头, 3.美国尼克松总统在1973年成立缉毒署,宣布要打赢禁毒战。但这场战争收效不大。美国开始尝试大麻合法化,这可能会给禁毒战带来新的变化。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