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罗尔纲先生是太平天国史、晚清军事史权威,这部《湘军兵制》是湘军研究方面的经典作品,也是罗尔纲先生另一部代表作《绿营兵志》的姊妹篇。这两部作品同为了解晚清军事史的必读书。



关于本书



本书总结了之前史学界对于湘军的研究成果,并重点探讨了:湘军的解散产生了什么影响?本书提出:太平天国运动后,湘军名义上是解散了,但湘军创造的兵制被各省保留了下来。兵制的变化使军队与国家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导致晚清出现了兵为将有和督抚专政局面,为清朝灭亡和近代中国军阀割据局面埋下祸根。



核心内容



第一,这支由私人招募、非专业人员组成的军队,是怎么产生的?在军事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完备的清朝后期,这样一支来自民间的军队,是怎么争取到生存空间的?



第二,曾国藩作为一介书生,是怎么带出这样一支劲旅的?湘军为什么会有如此超强的战斗力?这背后有什么奥秘?



第三,这样一支为国家立下大功的军队,为什么会被解散?解散的后果是什么?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要为你解读的书是《湘军兵志》。



这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先生在清代军事制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跟我们曾经讲过的《绿营兵志》属于同一个系列。本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湘军的军事制度、兵将构成、训练、战术、福利待遇等方方面面,堪称是一部权威的湘军档案。



说起湘军,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想必都不陌生:这是在清朝后期,由曾国藩组建的一支地方民兵武装,士兵主要来自湖南,因此得名湘军。这支队伍在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的运动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湖南人历来能打,有道是自古无湘不成军,但直到近代以前,把湖南人战斗力发挥到极致的,大概就要数曾国藩的这支湘军了。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甚至把湘军称作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今天关于曾国藩的书铺天盖地,讲他怎么混官场,怎么教育子女,甚至怎么给人看相,曾国藩俨然被包装成了一个成功学符号。然而,曾国藩一生功业的基础,靠的不是这些,而是靠湘军打出来的。如果说为官哲学、持家之道只是曾国藩的面子,那么,湘军才是曾国藩的里子。



那么关于湘军,就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第一,这支由私人招募、非专业人员组成的军队,是怎么产生的?在军事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完备的清朝后期,这样一支来自民间的军队,是怎么争取到生存空间的?



第二,曾国藩作为一介书生,是怎么带出这样一支劲旅的?湘军为什么会有如此超强的战斗力?这背后有什么奥秘?



第三,这样一支为国家立下大功的军队,为什么会被解散?解散的后果是什么?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这本《湘军兵志》中找到答案,我们的解读,就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



第一部分



首先说第一个问题,湘军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我们需要先交代一下清朝军事制度的背景。清朝正规军包括满蒙八旗和汉军的绿(lù)营这两个系统,他们是清代前期国家的常备军、主力军。从清政权入主中原,到清朝前期对内对外的历次战争,基本上都是靠他们打的,战绩都还不错。但是从19世纪初,嘉庆、道光时期,这两支军队就逐渐没落了。这里边有腐败、待遇下降、战术和装备落后等多方面原因,但也是清朝制度设置的必然结果,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参看我们讲过的《绿营兵志》。总之,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咸丰年间,八旗和绿营的战斗力都已经非常糟糕了。



糟到什么程度?书里举了个例子: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北伐,清政府从黑龙江调遣八旗兵迎战,队伍开拔到河南,还没到主战场呢,山东巡抚李惠就上奏朝廷说,这些黑龙江八旗兵见到太平军就跑。军机大臣李棠阶也在日记里记载,八旗兵听到炮声就跑,但抢劫老百姓的东西时,却很勇猛。



绿营兵也好不到哪儿去。太平天国运动刚在广西爆发的时候,初期人数还不满一万,可广西全境的两万四千绿营兵,由于战斗力坏朽,兵力分散,硬是拿刚起步的太平军毫无办法,眼睁睁看着他们壮大起来。



绿营兵还有个致命的毛病就是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总是各顾各的,一支队伍出征,另一支在旁边看热闹,人家打赢了他们心里忌妒,打败了,他们袖手旁观,甚至眼看人家要全军覆没了,也不出手相助。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败不相救,曾国藩认为这是绿营习气中最可恨的,也是他日后组建湘军的时候努力避免的。



不过曾国藩也注意到,尽管清军在广西很狼狈,但也有人打过胜仗,这人还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名叫江忠源。咸丰二年,江忠源在桂林一带三次打败太平军,甚至把太平天国初期的领袖南王冯云山都给打死了。



那为什么江忠源的军队如此厉害呢?原来,他的军队都是他自己从湖南老家招募的,根本没用绿营的人马。注意到这个关键信息,曾国藩就几次写信给江忠源,跟他探讨军事问题。可以推测,在这个时候,曾国藩已经有想法,绕开绿营系统,建立新式军队。



很快,时局的恶化让曾国藩有了机会,把想法变成现实。



咸丰二年十二月,太平军攻破了武昌。这时,朝廷意识到八旗和绿营不顶用,只好放开政策,命令各地组织团练,也就是地方民兵武装,来对付太平军。



嘉庆时期,为了镇压白莲教,朝廷组织起地方民兵武装,来补充正规军。本来朝廷是严格限制地方民兵发展的,不过眼下正规军实在不给力,于是,咸丰帝下旨,命令当时正在湖南老家为母亲守孝的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在湖南就地组织团练,也就是地方民兵组织。



以此为契机,曾国藩的湘军即将登上历史舞台。说到这,我们再回顾一下刚才的问题,湘军为什么会产生?这是因为当时的国家正规军已经严重腐化,完全承担不了镇压起义的任务,更不用说扺御外侮。所以,民兵性质的地方团练武装,就有了冒头的空间。而曾国藩是最早洞察到绿营弊端和团练优势的官员之一,所以他把握住时机,创建了湘军。



第二部分



曾国藩并不是当时唯一奉旨办团练的人,在他之后,咸丰帝又任命了42个兴办团练的大臣,遍布十个省,但真正办出名堂的,还是要首推曾国藩的湘军。这又是为什么呢?



下面的第二部分,我们就来解答,湘军为什么能成功,它的超强战斗力是从何而来?这也是本书和本篇的重头内容。



我们先看一个湘军的战例,曾国藩接旨办团练后不久,在长沙收编了一支千余人的民兵,这个民兵队伍是一位叫罗泽南的秀才组织起来的,士兵都来自当时的湖南湘乡县。曾国藩用自己的办法加以训练,这就构成了湘军的第一代班底。



半年之后,太平军进攻南昌,守南昌的正是前面说过的江忠源,他请曾国藩帮忙,曾国藩就派罗泽南带兵去支援,这时他的兵力已经增加到三千人。不过,南昌一战,两位将领战死,可谓出师不利。奇怪的是,曾国藩听了之后反而很高兴。为什么呢?



曾国藩是这样想的:绿营兵的将领倒是没有死战的,那是因为他们见到太平军就掉头跑了。湘军虽然失利,却是实打实和太平军交战了,连将领都身先士卒,血战到底,说明是真拼了。这让曾国藩相信,他练新军的思路和方法是对的、会成功的。



那么,他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是什么呢?



我们来说两个很关键的要素。



第一个要素,湘军的人员关系。



前面提到,曾国藩痛恨绿营兵败不相救,应该如何改掉这个毛病呢?他的办法是任用老乡。比如,曾国藩起家的第一代湘军班底,全都是湖南湘乡县的兵。到他建立水师的时候,还是要求招湘乡县的兵,不用外县的,他说,同县之人易于合心,就是说,一支军队里的兵全是老乡,大家容易齐心合力。他还曾写信给弟弟曾国荃说,只用湘乡县的人还不行,最好是全部用屋门口周围十余里之人。



按照曾国藩这样的招兵方法,一支军队里必然存在亲兄弟父子兵,打起仗来,怎么可能败不相救呢?



不光是普通士兵,湘军的将领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们大部分是湖南老乡,但在同乡之外,还有师生关系、姻亲关系。比如,湘军将领胡林翼把妹妹嫁给了罗泽南的长子,曾国藩把三女儿嫁给了罗泽南的次子,四女儿嫁给了将领郭嵩焘的儿子。类似这种特殊关系,在湘军将领中有很多。这些特殊关系,在当时有效强化了湘军的凝聚力。



但是,凝聚力不等于战斗力,湘军人员的构成除了老乡、师生、姻亲纽带,还另有一层上下级关系。



湘军的编制。基础作战单位叫营,一个营有500人,由营官管理;每营下设四个哨,由哨官管理;每一个哨又往下分为8个队,每个队有10到12个人,由什(shí)长负责。这个什字写出来就是什么的什。营官哨官什长共同构成一个营的三级干部。剩下的兵士,由营官编成自己的亲兵队。这样,一个营就组建成了,逐级管理,各负其责。



那这些各级军官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曾国藩的办法是充分放权,让他们逐级招募提拔。



比如,曾国藩想委托他手下的重将胡林翼去招募6个营的兵力,他就只需要任命胡林翼做这6个营的总负责人,招人的大权下放给他,然后胡林翼再自主任命两个统领,让他们各自负责招募3个营,这两个统领再去招营官,然后营官招哨官,以此类推,哨官招什长,什长招兵。



这样招兵有什么好处呢?统领是胡林翼选的,他们肯定对胡林翼感恩戴德,拼死效命。统领在选任营官的时候,也会根据了解,选拔手下最得力的人。毕竟营官是一线指挥员,只有能力出众的人,才有最大概率打胜仗,所以统领会任人唯贤。而被选任为营官的人,当然也会感念统领的栽培,努力表现自己。后面的逐级任命,都是同样的道理。



各级官员中,最重要的其实是什长,他们虽然只管十几个兵,但将领胡林翼就说,十几个人的小队最难带了,但凡有三四个胆小怕事、临阵脱逃的,剩下六七个人也会心虚,跟着溃散;反过来说呢,十几个人里有三四个不怕死的冲锋在前,剩下六七个人也会壮着胆子跟上。所以,什长去招兵,就一定会精挑细选,或者是身强力壮的,或者是有经验的老兵,或者是信得过的朋友,再选几个自家兄弟,死都得手拉手的那种。那么,这十几个人的小队就会形成战斗力。



那如果某个营官、哨官阵亡了,怎么办?



湘军的办法是:营官阵亡,哪怕这个营建制齐全,也要解散,新任的营官重新招兵。哨官阵亡,也是如此。总之,湘军要保持兵由将选、兵随将走,将领带的兵一定是自己选的。



我们小结一下,湘军的人员关系,一方面是将官之间有师生关系、姻亲关系,打断骨头连着筋;另一方面,在军中有提拔关系,上下级之间有知遇之恩,直到最小的作战单位,都是如此。整个湘军的人员关系,可以说处处有一种感情关系在维持着。而绿营呢,临时抽调,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谁也犯不着为谁卖命。相比之下,湘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远超绿营,也就很好理解了。



但是,毕竟打仗是玩命的事,湘军的营官、什长们,又如何能忍心把自家的亲戚朋友都拉上战场呢?



这就要说到曾国藩练兵的第二个要素:好处给足。



湘军从编制属性上说,还是属于勇营,我们讲《绿营兵志》的时候说过,勇营的薪饷标准是低于绿营的,但是湘军是曾国藩自己筹建的,朝廷也就放宽政策,允许他自己制定工资标准,这样,湘军的待遇就比作为正规军的绿营还要高了。对照一下双方的军饷,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农民参军那么有干劲儿了。



绿营兵的粮饷,是清初的顺治时期定的,马兵一个月工资2两银子,步兵1两5,守兵1两。另外,无论什么兵,每月给米三斗。这个工资标准,从顺治到咸丰,两百多年间物价不断上涨,但工资标准却没怎么涨过。到咸丰年间,很多绿营兵无力养家,只好边应付着当兵,边偷着干点副业,勉强糊口,这样的兵怎么可能有战斗力?



再看曾国藩的湘军,步兵每月工资4两2钱,是绿营马兵的2倍,步兵的3倍,守兵的4倍。



至于军官,湘军的营官每月工资是50两银子,一年600两,这个工资水平相当于绿营的提督,这是朝廷从一品的高官。湘军一个营官,拿的是国家从一品大官的工资,怎么可能不玩命好好干呢?以此类推,为了这份工钱,各级的将领都不可能随便选人,也不太可能在打仗的时候敷衍了事。



不过,军队毕竟是用来打仗的,只靠感情纽带和工资待遇,那是黑帮,不是军队,是不可能建功立业的。湘军的成功,还有战术上的因素。



那么,我们再从战术角度看看曾国藩练兵的思路和方法。



这个方法不是曾国藩首创的,他是学来的,学的是明朝名将戚继光。



实际上,刚才讲过的营官哨官什长这套军队组织模式,戚继光在兵法中就提到过。在战术方面,曾国藩也学了戚继光,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了戚继光治军的精髓。这个精髓是指,戚继光军队能适应当时所有的兵器,充分发挥各种火器和长短兵器的效用。这样,一个十几人组成的基层战斗小组,可以通过配合,既可攻,又可守,作战时兼具远程攻击和近身肉搏的能力,顺利应对多种战场情况。



这种组建队伍的思路,就被曾国藩继承了。湘军的一个哨官,管理8支小队,其中,四个小队用刀矛,两个小队用鸟枪,两个小队用抬枪。抬枪是中国在清代独有的一种火器,使用的时候,得有一个人当枪架子,在前面用肩膀扛着,后面一个人来射击,因此叫抬枪,类似武器当时在欧洲已经被淘汰。此外,营官还有亲兵队,其中的两个小队专门负责放山炮。



这种编组方式,和戚继光兵法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当时的兵器,确保军队的战斗力。



到这儿,我们总结一下曾国藩的湘军为什么会成功。罗尔纲先生有个一言以蔽之的答案,他认为,曾国藩的成功就在于,他打着办团练的旗号,建立了一支新军,从兵源、组织框架、人事任免权,到薪饷待遇、训练、战术、装备,曾国藩的湘军都和绿营等传统军队完全不同。而正因为跟旧的军制切割得最彻底,曾国藩的湘军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奉旨创办的一干团练武装里,最成功的一个。



经过连年战争的锤炼,湘军不但屡立战功,而且发展出步兵、马队、水师三个军种。最多时,曾国藩掌兵12万,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为清政府立下了首功。



1864年,湘军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也就是南京。而此时,曾国藩却已经开始下令解散湘军了。他为什么这么做呢?湘军裁撤后,又留下了什么历史影响呢。



第三部分



关于湘军解散的原因,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曾国藩深知自己手握重兵,建立奇功,难免会遭人嫉恨。更何况,在朝廷看来,湘军几乎就是曾国藩的曾家军,如果不解散,曾国藩与朝廷的矛盾会越来越大。关于这个问题,罗尔纲先生也认为并没更多的内幕可挖,曾国藩的确只有放弃兵权这一条路可走。所以,关于湘军解散的原因,就不多讨论了。



我们主要看看湘军解散的后果。



罗尔纲先生说,研究湘军和绿营,是要探索两种不同的兵制如何造成两种不同的政局。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绿营已经被打垮,没有建制了。山西、直隶的绿营还有兵,但军装和武器都发不出来了。可以说,作为国家正规军的绿营已经名存实亡。那么,清政府是不是要重建呢?



是有这个打算,但是没有可操作性。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率先上奏朝廷说,那些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被打散的、开小差脱离队伍的、养伤后想回来归队的,我们统统不接收了,为什么呢?因为欠着他们军饷呢,让旧部回营,补发的工资肯定拿不出来,更别提补充新兵了。所以,尽管朝廷三令五申重建绿营,各省根本不推行。唯一一个按旧制度重建绿营的省份是安徽,不过,同治四年就开始重建,到了光绪七年,16年过去了,兵还没招满。而其他省份,表面上进行所谓重建,其实都是应付朝廷。



再看湘军。这时候湘军已经被解散,但湘军出身的将领里,后来做到总督的13人,做到巡抚的13人,这些湘军系将领心里很清楚,绿营制度根本不管用,所以,他们都按照之前湘军的范式,在各自主政的地方组织地方军事武装。



那么,这和国家政局有什么关系呢?



绿营是国有的,兵权归国家,将领由国家任命,小兵的个人档案都在兵部管理,军粮、军饷、调度、使用都掌握在国家手中。但地方民兵组织一切都是反过来的,兵是将领招的,粮饷是将领给的,军令是将领发的,兵为将有,兵随将走,国家不可能完全掌控兵权。



那些做了总督、巡抚的湘军系将领们,他们有带兵的经验,懂军事,又是中兴之臣,有威望,又掌握了地方的财政权和民政权,手里有钱,由此,这些总督、巡抚渐渐地成了一方诸侯,有了地方专政的实力。



罗尔纲先生认为,绿营的名存实亡和湘军模式的军事制度在各省建立,实质上是清朝中后期政治格局变化的开端。到了晚清,袁世凯练新军,坐拥军政大权,就是这种变化的结果。可以说,湘军和它代表的制度,既打败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清政府,又是清政府地方专政、最终走向灭亡的开端。



好,关于《湘军兵志》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就讲述到这里了。还有一个主题,罗尔纲先生没有明说,却隐藏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了,那就是:曾国藩凭什么能成功?一天兵都没当过的曾国藩,怎么敢说自己练兵那一套肯定行得通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在湘军成功的背后找出曾国藩的个人特质。



罗尔纲在本书写道,曾国藩首先是用儒家的礼来治军的,儒家经典有《礼记》,讲的就是这个礼。



那这个礼有啥用呀,打仗是一刀一枪拼命拼出来的,难道开战前还要讲礼?



曾国藩讲礼,这个礼往小处说,就是规矩,是纪律。强化礼,就是强化纪律,令行禁止。而深入一层讲,其实礼不光是一种行为规范,还是一种价值规范,它是根植于儒家价值观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要尊重人伦、尊重等级序列。当这些观念在湘军中深入人心,官兵之间的互爱、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就会建立起来,这也是湘军凝聚力和执行力的重要保证。



可以说,曾国藩将儒家学说的礼活学活用,化为了治军的方法。



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过程中,可以说处处灵活。比如,咸丰让他在湖南办团练,他明知道传统模式的团练不能解决大问题,但他给咸丰上的奏折里却只字不提团练行不通,只是说办团练难呀,我决心好好办呀。反过手来,他还是按他的思路办新军。



可是,灵活不等于耍滑头,两者的区别是,耍滑头只看两三步,只管眼前的实惠,不管长远目标。而灵活是看得长远,有前瞻性,为了长远目标随时改变战术。比如,湘军势力已经做大做强,眼看要攻陷天京、消灭太平天国了,曾国藩反而在大功告成前决定解散湘军,以自解兵权的方式消除以后的祸患,保全自身,这不仅是灵活,而且有前瞻性。



一个人既灵活,也有长远目标,就一定能成功吗?还是不能,这时还需要另外一种品质:坚韧。



曾国藩就是个坚韧的人。湘军组建初期吃的败仗也不少,罗尔纲先生在书里,经常引用曾国藩写给朋友的信,里面总是说:完了,这次真是完蛋了。



可我们想一想,如果真是面临全军覆没的情况,曾国藩还有心情给朋友写信吗?我们认为,这恰恰体现了曾国藩的独特品质,即便是在十分艰难、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他还是很坚韧的。和朋友写信,那只不过是诉诉苦,实际上,统领12万大军的人,怎么可能是个婆婆妈妈、遇事慌张的人呢?



从湘军的创建到解散的整个过程,曾国藩的灵活性、前瞻性、坚韧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们既是湘军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曾国藩之所以成为一代名臣、一代名将的内因。



结语



到这,这本《湘军兵志》,相关的话题才算说完。这本书不但论述了湘军成功的背后因素,从中我们还能看到曾国藩走向成功之路的个人品质。历史上的湘军,存在的时间只不过区区二三十年。但它留下的遗产,是我们需要通过这本书来学习和借鉴的。它不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中后期政治变局的思路和线索,还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理解曾国藩的一个视角。



撰稿:曲飞工作室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音频:徐惟杰



 划重点



 



1.如果说为官哲学、持家之道只是曾国藩的面子,那么,湘军才是曾国藩的里子。 2.曾国藩的成功就在于,他打着办团练的旗号,建立了一支新军,从兵源、组织框架、人事任免权,到薪饷待遇、训练、战术、装备,曾国藩的湘军都和绿营等传统军队完全不同。 3.曾国藩讲礼,这个礼往小处说,就是规矩,是纪律。强化礼,就是强化纪律,令行禁止。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热门产品

历史上的今天:03月29日

热门专题

安徽中源管业|安徽中源管业,安徽中源管业mpp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cpvc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pe穿线管,安徽中源管业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排水管,安徽中源管业通信管,安徽中源管业管材
安徽中源管业
一年制中专|中专学历,中专是什么学历,中专是什么,中专有什么专业,中专升大专,一年制中专
一年制中专
金诺幼儿园(春城路金诺幼儿园)|昆明官渡区幼儿园,幼儿园报名,官渡区幼儿园,春城路幼儿园,幼儿园招生,学前班,昆明幼儿园,金诺幼儿园,环城南路幼儿园,石井路幼儿园
金诺幼儿园(春城路金诺幼儿园)
昆明综合高中|昆明综合高中
昆明综合高中
小程序开发|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开发,小程序,小程序制作,微信小程序开发,小程序公司,小程序开发公司,分销,三级分销系统,分销系统
小程序开发
大理科技管理学校|大理科技管理学校,大理科技,大理科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理科技管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理科技学校
大理科技管理学校
云南巨榕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巨榕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巨榕教育集团,巨榕教育
云南巨榕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自考本科|自考本科有用吗,自考文凭,自考本科文凭,自考文凭有用吗,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自考文凭承认吗
自考本科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