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于养德与养生的关系,我国古人的智慧值得借鉴。只重养生而轻养德,养生是难以如愿的。人的健康与德操大有关联,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针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之道,老子提出三宝论,与孔子仁者寿之说如出一辙。

《论语》中提到一件事,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君子之道。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问:“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谓能够自我反省者就不会内疚,而没有内疚的人有什么忧虑和畏惧呢?

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看似是养生的结果,其实与精神层面的修养即养德不无干系。

02

一个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的人,即使天天养尊处优、保健有道,也难以长寿;而一个经常自省、心境平和、淡泊名利的人,自然会少招疾患。孙思邈便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嵇康在《养生论》中剖析:“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这与现代科学研究完全吻合。和谐的社会关系、与人为善的心态,能使人体分泌出有益物质,获得愉悦,缓解烦忧,故世卫组织将道德纳入健康范畴。

养生必先养德,养德方能养生,此乃做人的信条;对为官者而言,“常修为政之德”,更是莫大的事。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12月04日

看一看人类历史上,死亡最多的四次疫情

看一看人类历史上,死亡最多的四次疫情对于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来说,威胁最大的不是天灾,不是人祸,更不是战争,而是令我们谈之色变的瘟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疫情。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我们人类历史上死亡最多的四次大疫情。~~~~~~~~~~首先是欧洲黑死病,黑死病也就是中国古代常说的鼠疫。曾经于1347年在意大利西西里群岛爆发,在3年内横扫全欧洲,并在20年间导致2500万欧洲人死亡,占当时欧洲

疫情历史知多少

疫情历史知多少孩子们好,经过短暂的休整,你我又坐到了屏幕面前。你可能要说,这是疫情期间最悲催的一幕,我看到电脑都想吐了。很遗憾此刻我不能与你手握手,面对面,还是一如既往地用文字来打开心扉,让我们的心灵朝向阳光的一面。再次感谢你耐心的阅读和交流,你的坚持成就了我的执着,我无悔于每日凌晨四点半,用心敲打键盘,留下深深的足迹,成为你我这个特殊时期的“史记”。我经常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的每一天都在

生命最有趣的部分,正是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来

生命最有趣的部分,正是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来。 不管我们现在多大年纪,生活有着无限可能,选择自己要过的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What do you believe in the end, What can be done. Because of the two scariest words in the world, One is called persistence, the other is serious, Serious people change themselves, The ob

民间故事:会疼的树

民间故事:会疼的树有个遥远的地方有一座没有名字的大山,这个大山深处密林丛生,野兽繁多,人类活动非常少,偶尔也只会有一些老猎人和伐树人到这里去用自己的手艺来谋生,也正是他们的到来才向很多人揭开了大山深处这片处女地的神秘面纱。原来在这里也上演着非常多奇异的故事,咱们今天就来讲一件神奇的事情。小孙是这座大山脚下不多的几户人家,据说小孙的祖上曾经是明朝的将军把总,南京被攻陷以后小孙的祖先就逃命溜进了这片大

问吧精选︱高晞:世界历史上的疫情与应对

问吧精选︱高晞:世界历史上的疫情与应对疾疫与人共生共存,以复杂而微妙的方式影响了人类的演化。霍乱、天花、鼠疫……人与疾疫相互博弈而共同塑造了历史。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高晞做客澎湃问吧,就全球疫情史的相关问题与网友进行互动。私家历史精选部分问答,以飨读者。~~~~~~~~~~南京恋吧:100年内,哪些国家发生过大规模疫情?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是怎么产生的?高晞:100年内爆发的大规模疫情有些是全球

热门专题

推荐标签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