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管子》:“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六月
廿九
立秋
辛丑年 牛(星期六)
丙申月 丁亥日
节气养生:早卧早起,收敛神气
“秋”就是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体上天气逐渐变凉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之际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夏季是“夜卧早起”,而立秋过后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立秋后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适当加减衣物时也要注意衣着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更易受凉感冒。
在秋季,情志上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心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节气饮食:补阴增酸,润燥止渴
立秋以后天气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素有“秋老虎”之称,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要“增酸”,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另外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
立秋的时令食物为葡萄、茄子、甜瓜、哈密瓜、莲子、莲藕等。“春夏防暑湿,秋冬防肺燥”,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物为主,如百合、银耳、莲子、藕等。
以往补秋膘是因为以前人们多“苦夏”,夏日的这几个月胃口不好,饮食也清淡,到了立秋瘦了不少所以需要补。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贴秋膘一说其实已不合时宜了。且若在短时间内一直急着补膘,暴饮暴食势必会给胰腺带来极大负担。现在要补秋膘,也应是“平补”,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这个时候,蔬菜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就是代替肉类来补秋膘的极佳选择。
立秋节气茶
立秋后,空气凉爽,大地有露水产生,寒蝉鸣叫。但一些地区仍有余热,“秋老虎”还在。立秋后人体内阳气开始衰退,阴气渐渐强盛,生长变收藏,可以喝一些滋阴润燥的茶,可选用昆仑雪菊茶。
【制作方法】昆仑雪菊 10g,放入茶杯中,倒上热水,泡 5 分钟即可饮用。昆仑雪菊味苦、性平,归肝、大肠经,有清除秋燥、滋阴生津的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