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蓉说销售】销售前,准备这些,让你销售业绩翻番!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事先缺乏周密的准备,机遇也会毫无用处。”诚然,销售中的成交也会依赖于一定的机遇,但如果愿意带着准备再开始工作,则可能更有效果。
过往,兰老师的线下授课中,也会告诉BA:销售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准备再进入卖场。
那么进入卖场销售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心态准备:带着目标去工作
目标感是进入工作时的第一步。带着目标去工作往往会比盲目的成交更有使命感,也更容易得到满足。
这里的目标指的是两个部分:
一是为自己设定几个销售的小目标,如今天准备接待几位客人,至少为几位客人上脸体验,卖出几件产品或多少金额,回访几位顾客并邀请回店。
将自己的每天要做的事情,切割成几块不同的小目标,这样每完成一件事,可以给自己一个对勾,任务目标越靠近,成就感越强,也越容易趋势自己努力一把。
第二个目标呢,则是要努力地把产品卖给每一位进店的顾客。
管理者将大量的资金花费在仓储、选址和广告上,所以吸引每位顾客进店都是有成本的。任何情况下,每个没有买你产品的人的成本都会转嫁给下一位进来的顾客,所以我们BA的职责目标之一就是要把产品努力卖给每一位顾客。
情绪准备:不受情绪引导
任何顾客都不会为你的情绪买单,因为他们来是享受服务的。
在销售前,BA都会知道,需要准备专业知识,了解店内的商品和价格结构,了解你的竞争对手正在做什么。除了技能的准备外,情绪的准备也很重要。
举个例子:
假若你今天因为迟到了五分钟挨了批评或者出门之前与父母、伴侣拌了几句嘴,而带着情绪去工作,可能会是什么结果呢?
工作情绪不稳定——与顾客意见相佐时,发生冲突——顾客不悦,甚至投诉——丢失顾客,遭到批评——情绪低落或愤怒——与家人争执
假若将个人情绪抛开而进入工作呢
调试自己的情绪——与顾客意见相佐时,先肯定顾客,再向顾客提出意见或建议——顾客接受或不接受——顾客不论成交与否,都建立了一定的关系——进一步与顾客探讨,解决顾客问题——成交——开心,与家人、朋友分享喜悦
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导向和结果,你更愿意接受哪一项呢?
肢体准备:充满信心的去做
关于充满信心去做这个部分,其实主要是想分享通过肢体语言可以让你更有信心去做销售。
销售之前,先给自己打个气。
埃米·卡迪做过一项实验,他们招募了一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对事先准备好的姿势进行观看和模仿——一共5张照片,每张播放时间6秒。
前五图为高能量姿势,后五图为低能量姿势
研究对象们做完一系列姿势后,获得了参加研究的应有酬劳。此时,科研人员又给了他们2美元的额外奖励,并告诉他们既可以留着这笔奖金,也可以通过掷骰子来冒一次险,可能让奖金翻倍成4美元,也可能失去这2美元。
摆出扩展性高能量姿势的研究对象更倾向于掷骰子,有33%的人选择了冒这个险;而摆出收敛性低能量姿势的研究对象中只有8%的人选择了冒险。
不言而喻,高能量的姿势可以促使人更有信心完成一件事,或者更具有挑战或冒险的精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鼓励销售之前,先给自己打个气的原因。
补充准备:不要扎推、查缺补漏
lulu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们经常会去访店,一些人气稍差的店铺,反而BA更喜欢扎堆聊天。作为消费者去的我们,当时的感受并不ok。
当你和同事聚在一起聊天时,顾客即使需要帮助也没有勇气打断你们的谈话,最后他们可能会因为被忽略而生气离开。
此外,个人的形象(完整的妆容与干净的服饰)、状态,店内的卫生、陈列,令人愉悦的音乐、气味,以及产品的查缺补漏,都是进入销售之前的必须准备项目,准备好自己的人才能准备好业绩。
碎碎念:虽然“机会是留个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可能都被大家听烦了,但是有所准备的仗的确赢的概率会更高。
- 本文分类:销售必备
- 本文标签:《销售前准备》
- 本文链接:https://www.58how.com/xsbb/62179.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