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试题: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B 3.D 4.A 5.D 6.C 7.B 8.C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A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



E.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操作系统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E.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而支配主观世界的运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是否经历一个过程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E.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E.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6.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E.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E.理论优于实践



8.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E.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9.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E.真理原则侧重于现实性,价值原则侧重于理论性



10.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E.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 2.ABC 3.BD 4.ABCDE 5.ABCD 6.CD 7.ABD 8.ABD 9.BCD



10.ABCE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四、简要回答题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答案要点]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案要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人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4.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人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5.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答案要点]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6.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要点]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7.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答案要点]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性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要点]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人的实践活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把实践的规律印人人脑,经过思维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内化为思维的规律,成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格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因此,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当然,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9.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



            



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                                                                                            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它们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向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10.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案要点]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人,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热门产品

历史上的今天:03月29日

热门专题

易捷尔单招|易捷尔单招,易捷尔单招培训,易捷尔单招报名,易捷尔单招考试,易捷尔单招培训学校,易捷尔单招分数
易捷尔单招
昆明综合高中|昆明综合高中
昆明综合高中
开放大学|开放大学报名,开放大学报考,开放大学,什么是开放大学,开放大学学历,开放大学学费,开放大学报名条件,开放大学报名时间,开放大学学历,开放大学专业
开放大学
安徽开放大学|安徽开放大学报名,安徽开放大学报考,安徽开放大学,什么是安徽开放大学,安徽开放大学学历,安徽开放大学学费,安徽开放大学报名条件,安徽开放大学报名时间,安徽开放大学学历,安徽开放大学专业
安徽开放大学
云南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制作,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开发,云南网站设计,云南网页设计,云南网站建设公司,云南网站建设
云南网站建设
小程序开发|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开发,小程序,小程序制作,微信小程序开发,小程序公司,小程序开发公司,分销,三级分销系统,分销系统
小程序开发
一年制中专|中专学历,中专是什么学历,中专是什么,中专有什么专业,中专升大专,一年制中专
一年制中专
安徽中源管业|安徽中源管业,安徽中源管业mpp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cpvc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pe穿线管,安徽中源管业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排水管,安徽中源管业通信管,安徽中源管业管材
安徽中源管业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