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议制度教案
八议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八议制度概念及其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八议制度的渊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熟练掌握八议的具体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是八议制度的具体内容;难点是如何通过八议制度的历史沿革理解掌握该制度的历史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内容:
课堂导入:西晋时,司徒校尉李憙上奏武帝说:过去的立进县令刘友、前任尚书山涛、中山王司马睦以及已故的尚书仆射武陔各占公家三更稻田,请求免去山涛、司马睦等人官职。武陔已死,请求贬损他的谥号。武帝下诏说:法律这种东西,天下以它为准绳,不回避皇亲贵族,这之后能实行,朕怎能在其间放纵邪枉呢!然而考察此事是刘友做的。侵犯剥削百姓,迷惑朝廷官员,奸臣居然敢做这样的事,当刑讯追究刘友来惩邪佞。山涛等如不再出过失,都不可问罪。。《易经》说‘王臣忠诚,是因为没有私心’。如今李憙坚持一心在公的志向,按照责任办事,可以说是‘国家的司直’啊。光武帝说过:‘皇亲国戚尚且收敛自己来回避二鲍’是否就是这样呢!告戒众官吏,各自慎重对待自己的职务,宽大原宥的恩典,是不会多次遇上的。李憙任两朝的司隶校尉,朝廷内外称赞他。这个案例中,亡故的尚书仆射武陔先且不论,剩下的三个人触犯刑律的行为都是侵占了官府的三更稻田,但由于其身份的不同,所承受的结果就是云泥之别了。三人中刘友为故立进令,即原立进县的县令,不仅官职低也没有家族背景,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另外两人则大有来头,山涛,字巨源,出生于世家大族,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同时其与西晋皇室还有着亲缘关系,山涛的堂姑祖母是晋武帝父亲晋文帝司马昭的祖母,属于议亲议贵的对象,中山王司马睦则为宗室也是议亲的对象。鉴于三人不同的身份武帝对此案做了极有意思的处理,他先声称法者,天下取正,不避亲贵,然后行耳,吾岂将枉纵其间哉!俨然一副法家的语气,接着再把刘友推出了大大的指责了一顿,并决定将其处以死刑,最后说山涛这些没犯其他过错的,就不再追究了,再将给上奏的李憙灌了点汤水,将其大大的表扬了一番,以免其继续进谏。此案就以刘友一人抵罪而了结。山涛,中山王睦因其亲贵的身份得到了武
帝皆勿有所问的处理结果,这是议亲议贵的典型的
一、 概念
所谓八议即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旧故)、议贤(德行修养高的圣贤)、议能(有大才艺者)、议功(功勋卓越者)、议贵(高级权贵)、议勤(勤谨辛劳者)、议宾(前代国宾)。根据八议制度的规定,这八种特殊人物犯罪,不适用普通诉讼审判程序,司法官员也无权直接审理管辖,而必须上报皇帝决议或依法减轻处罚的特权。
二、 渊源及演变
1.《周礼.秋官.小司寇》中有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的八辟
之法,即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八种特权人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按普通的法律规定定罪量刑,而是根据他们的身份、地位、犯罪情节等临时决议,一般均可采取宽宥或赦免。从法律适用的对象来看,西周时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律令中的规定几乎一致,这种同罪异罚制度成为后世八议制度的渊源。(原则性规定)
2.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猛烈的压制贵族官僚享有的法外特权,主
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因此八议之辟至秦而废。
3.汉承秦制,现存汉律中没有八议之辟的记载,但上请制
度却是对八议之辟的继承,也是后世八议制度发展的开端。汉朝时的上请,也叫有罪先请。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官僚、贵族及其子孙犯罪,不交由一般司法机关处理,而应先奏请皇帝裁决的制度。凡是公侯及其子嗣以及三百石以上的官吏都享受上请的特权。一般来说,经过上请,都可得到减刑或免刑。上请制度使儒家思想中尊尊原则的要求,也是刑不上大夫原则的具体体现。
4.曹魏时,八议得以入律,成为了正式的法条。不过弃原八
辟之名,改称为八议。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八议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被大量适用。(正式的法律制度)
三、具体内容
(一)适用对象
1、议亲:指皇帝一定范围的亲属;
2、议故:皇帝的某些旧故;
3、议贤:朝廷认为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如其言行可供人效仿的人;
4、议能:指有大才业,能整军旅、莅政事,为帝王之辅佐、人伦之示范者;
5、议功:指为封建王朝建立过卓越功勋的人;
6、议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
7、议勤:指为封建国家勤劳服务的人,如日夜操劳、恪守职责的将军;
8、议宾:指被尊为国宾的前朝国君的后裔。
(二)适用程序
上述8种人犯了死罪,官府不能直接顶罪判刑,而是要将他的犯罪情况和特殊身份报告朝廷,由负责官员集体审议,提出意见,报请皇帝裁决,给予宽宥处理。一般情况下死刑均能免除。犯流以下的罪,要减一等论罪。
排除情况:犯十恶罪,不适用八议。
(三)目的:
八议制度是宗法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宗法等级观念的核心,即是认为社会成员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区别,不同等级的人享有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每一等级的人都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逾越。在这一历史阶段,由于世家大族在汉末的战乱中得到发展,政治军事势力的大大增强,最终使得当时的统治者在继续推行压制世家大族政策的同时,将其具体措施转变为拉拢为主。
四、意义
笼络官僚贵族集团,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君主的统治要维系下去,就必须依赖一个服从与效忠他的贵族官僚集团,因此,君主必须要采取一些笼络的手段,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将贵族们的特权用法的形式明文确定下来,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八议将犯罪的贵族官僚的制裁权直接交到了皇帝手中,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来决定赦免还是处罚,皇帝可以通过八议来在赦免亲附自己的贵族官僚增强,也可以通过八议的处罚来剪除威胁自己统治的政治势力
五、 对后世的影响
其后,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各朝都有八议制度,但具体规定内容不尽相同。至明清之际,八议制度形存而实废,最终在清末沈家本修律时被彻底废除,退出了历史舞台。现代社会已经消灭了等级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一项庄严的宪法原则,在法律规定上不再有特权法的痕迹。
- 本文分类:学校工作
- 本文标签:
- 本文链接:https://www.58how.com/xuexiaogongzuo/47829.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