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学习心得体会
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沟通》有感
首先,感谢升学在线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本人从事教育14年,做班主任好几届,从事管理岗位也十一年,一直以来我自认为接触过很多家长,与家长的沟通也没有什么问题,今天听了李芳老师的《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沟通》才觉得自己在于家长沟通上认识不够、方法不当、效果不佳。经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上完课后自己坐在电脑面前情不自禁的想写点东西。
去年年底,我临时受命兼任了一个班主任工作,可能是由于平时我要求非常严格,早就恶名远扬,学生都比较怕我,一开始进班,我甚至看见有的学生脸上写着两个字绝望。当然这种情绪也传给了他们的家长,有时候接到家长的电话,家长们说话都小心翼翼,客客气气。不过好在我做事情一直以来特别认真,有时候甚至有点较真,所以,一时间出现了学生非常听话,家长非常配合的和谐画面,我一直在班上也是和颜悦色。接班主任几天后有一位科任老师私下和我说,知道学生怎么说你吗?他们说:我们就等老张什么时候原形毕露。我笑了笑,心里想,其实我没有那么恐怖,只要你不踩红线,我就可以和颜悦色。
前几天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学生在家复习备考,我要求学生早上6:20-6:40按时打卡,一连好几天,我发现每天都有几个学生不打卡,一问原因,不是忘记了,就是起不来,我的处理办法是先给家长私发短信,要求为了学生的前程请家长们配合。昨天有的学生又不打卡,我看了后有点火,想着高考还有不到100天,个别家长还这样不管不顾,我当时就将没有打卡的学生截图发在群内,并在家长微信群就发了一句:发在群内,家长自己想!的确,我当时很生气,因为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复习备战高考,只有这样才不会在高考后后悔。经过今天的培训和昨天晚上家长的反应(微信群内静悄悄的,没有家长说话),我感觉到自己这一次家校沟通是失败的。
李老师谈到我们在家校沟通中要平等和尊重、要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挖掘行为背后的原因,这两点我都没有做好,我首先不尊重那些没有打卡学生的家长,也没有及时的了解学生没有打卡的原因,直接发在了群内。这样做很可能让家长产生对抗情绪,进而影响今后的家校沟通。由于本心得体会我也会给家长看,在此,我诚恳的为我昨天晚上的行为给家长们道歉:家长们,对不起,我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不对,希望你们能够谅解。
同时,我也借用李老师的话来说说我的感受。我自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后我就将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有的学生私下问我,他们应该如何称呼我,我说你们在上课时间叫张老师,在平时叫张叔、张老师都可以。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我想让他们体会到他们和我都是自己人,这一点恰好契合了李芳老师的自己人效应。但我对自己人的要求比对别的人更加严厉、更加苛刻。
李芳老师谈到了三明治效应这是我第二次听这个名词,第一次是我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恰逢学部组织了家长会,一个家长代表发言的时候,讲到她和孩子的沟通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名词,当时我眼前一亮,讲的真好!我看看她的孩子,一个非常乐观、自信的孩子,只有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如此优秀的学生(当然优秀不仅仅是表现在成绩上,说话、做事照样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优秀)。今后我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也应该多用三明治效应,这样家长一定会更加乐于接受我的建议,复习备考也一定更有成效。
李芳老师的课堂非常接地气,她谈到遇见质问型、放任不管型、过分溺爱型、野蛮粗暴型、科学民主型的家长应该怎么处理。在十四年的教书生涯中,我的确遇见过这五类的家长。李老师的建议非常实在,在家校沟通上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我相信在今后的家校沟通中,我一定比以前更加成熟、稳重。
李老师在讲到高考冲刺最后阶段的很多方法,也很值得我借鉴和学习,这堂课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认真的听讲,虽然没有往日在篮球场的挥汗如雨爽快,但听完课后我感觉自己如沐春风。可能球场的汗水可以解决一时的烦恼,但充实的知识会让我终生受益。
最后,再次感谢升学在线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并希望今后能够在升学在线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升自身的素养。
廉江市实验学校高补部张海峰
2020年3月5日夜
- 本文分类:学校工作
- 本文标签:
- 本文链接:https://www.58how.com/xuexiaogongzuo/47849.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