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作品|《小刺猬的项链》
评委点评
一、关注科学(数学)领域核心经验。活动设计基于“模式”关键经验,关注中班幼儿前期经验,活动开展遵循模式识别——模式复制——模式填充与扩展——模式创造——模式转换等有关“模式”经验的幼儿学习路径,活动设计科学。
二、注重创设情境。以“小刺猬戴项链”的故事为问题情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增强活动趣味性,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数学的有序、有趣。
三、关注师幼互动。教师充分发挥大班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同伴间的信息分享、交流、讨论,注重幼儿的表达和表现,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幼儿梳理关于模式的相关经验。过程中个别幼儿表达自己没学会这个规律,教师能利用教具充分帮助感知,巩固复习AB/ABC/AAB/ABB规律。
作品鉴赏
作品名称:《小刺猬的项链》
作者:范玉妍
单位名称:北京市大兴区第六幼儿园
教学领域:数学领域
年龄段/班:中班
设计意图
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幼儿逐渐有较强的规则意识,对于规律比较敏感,更想去探索、去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性,与此同时,幼儿在之前有过简单的规律排序教学活动,具备浅显的规律排序经验,大部分已掌握AB的排序能力,因此,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所在,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巩固已学知识,学习新的排序规律。
活动目标
1. 在故事情境中,感知间接排序的规律。
2. 能够发现并掌握ABC、ABB、AAB的排列规律,运用其规律穿项链。
3. 喜欢参与规律排序的活动,感受数学的有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
难点:学习按规律ABC、ABB、AAB的方法进行排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了解并掌握AB排序规律
经验准备:(《小刺猬的项链》 PPT课件、音乐《动物舞会》、4盒雪花插片(每盒3种颜色插片若干)、绳子每人1根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在听故事之前,我先来考一考你们,故事里有一个小动物,她浑身长满了刺,你们知道是谁吗?那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小刺猬呀?
1. 出示小刺猬的封面。
这就是小刺猬,它的名字叫拉亚。它叫什么名字?(拉亚),那我们来看一看拉亚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二、听故事,感知故事中的规律
1.讲述故事1-4页,让幼儿感知AB排列规律
(1)这条项链美不美啊?为什么说它美丽呢?(颜色不同、有规律)
(2)那这个项链是怎样排列的?
2.讲述故事5-8页,让幼儿感知ABC排列规律
(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的项链,你发现小兔项链和小刺猬的项链又有什么不一呢?(都用什么颜色?怎么串的?)
(2)出示,引导幼儿观察小猴项链颜色的秘密,共同串完项链。
3.出示9,引导幼儿对比ABB、AAB
现在宝宝兔和胖胖猪也做了一个项链,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他们两个项链的规律有什么不一样?(一红两黄、两红一黄三个为一组,一直重复排列的)
4. 巩固排序规律:小朋友们还记得小兔子串的项链是什么规律吗?小兔子和小猴子呢?这两个是谁的?
小结:小朋友们太棒啦,小兔子、小猴子、宝宝兔、胖胖猪都是三个为一组,进行有规律的排序的。
三、分组进行规律排列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动物们都拥有了漂亮的项链,你们想要这样一条美丽的项链吗?那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吧!不过,小刺猬有要求了,它希望小朋友们的项链也能像他们制作的项链一样有规律的排列哦。
四、分享评价:请幼儿介绍自己的项链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五、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做出了美丽的项链,小刺猬邀请我们带着项链一起去参加小动物们的舞会,让我们出发吧!
活动反思
关于活动目标:结合班级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其设计新的目标。98%的幼儿能够达到目标,按照要求的规律串项链;
整个数学活动,都是以“小刺猬戴项链”的故事为问题情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增强活动趣味性,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数学的有序、有趣。
活动中参与性较高,能够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思考问题,寻找规律。。过程中,有个别幼儿表达自己没学会这个规律,我利用教具充分带她感知,进而让其他幼儿巩固复习AB/ABC/AAB/ABB的小规律,进而使得每位幼儿充分掌握。
- Article category:学校工作
- Article tags:
- Article url:https://www.58how.com/xuexiaogongzuo/93720.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