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上好一节优质课?名师独特的优质课标准,许多教师赞同
我市秋季各个层次的教师培训活动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在市教研室组织的“骨干教师提高班”培训会上,笔者有幸聆听了南宁市教研室主任,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陈怡静老师的关于“如何上好一节优质课”的讲座,颇受启发,对于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应该怎样上好一节优质课有了新的认识。
新的课程标准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模式的一次深入改革,教学理念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了重大的变化。比如,新的课程理念强调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配角”等,都是对传统的“师道尊严”提出的挑战。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之下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上成 “一节优质课”呢?笔者通过培训学习,结合自己的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认识,谈谈自己“一节优质课”标准的看法。
一、教师仪态及板书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 ,教师的教学效果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第一印象”,一个仪表清爽干净,精神饱满的教师,学生会产生好感,对学生吸引力不言而喻,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个道理。
反之,如果一个不注重仪表整理,邋遢不整洁的老师站在课堂里,学生会有怎样的表现?这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所以,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老师就要从给予学生的“第一印象”做起,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自愿与教师一起参与学习过程。
其实,许多优质课教师非常注重外在因素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的影响,比如,板书设计,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等。这些看似不值一提的教学细节,其实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教师的仪表和板书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仪态端庄,面带微笑,富有情感。教学语言具有亲和力及适度的激情;语言尽量精练,避免赘词和语调。课堂教学沉稳大气自信,驾驭课堂挥洒自如。
2、板书工整、简练,突出重点。不宜太多,多则显累赘,给人以主次不明的感觉。
3、切忌不停看表,切忌手拿教案上课。
二、教案和课件
教案撰写和课件的制作是“一节优质课”的重要环节。
首先说教师的教案。很长时间以来,教师队伍中一直有一个观点,电子教案与手写教案一样,教师没有必要亲手撰写教案,有些好的教案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这些做法是否可行?
就笔的教学经验来看,这种做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再优秀的教案,毕竟不是自己亲手撰写的,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相去甚远,比如:教学对象——学生的不同,教案的设计就应该有不同的设想,就应该体现出学生不同梯度;再如,不同的教学环境,教案也应该有所变化,比如:学生的层次的不同,同一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教学手段都应该有有显著的变化才符合实际。
其次,我们来看看教学课件的准备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课堂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它不仅有效地扩大了学生所需要的知识范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而且通过生动活泼的音画效果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效果。
所以,一节优质课,传统的标准发生了变化,教师在精心准备教案的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具体说来,教师的课前准备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案必须自己亲自编写,做到教学流程了然于心,可借鉴他人的,但只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切忌直接下载修改或是大篇幅抄袭,抄袭的教案上课时显得生硬,不流畅。
2、教案的各环节要齐全(教学目标、重难点、学情简析不可少),不宜太细,太细则会束缚手脚,不便临场发挥。
3、教案编写要能凸显个人教学理念,明确教学方法(目标教学、导学析练、探究式、英语五步教学法)。
4、课件设计要结合教案,适当穿插使用。可下载截取自己使用的片段,然后注入个人理念,加以整合。切忌完全照搬,被课件牵着上课。
5、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1)便宜设计教法,(2)不宜过繁或过简,(3)事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估计,想好应对措施,避免失控。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核心环节。虽然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大环境下,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导演”的位置要把握得更好。
具体来说,教师在新课程的课堂里,应“导演”好几个关键环节。首先应该导演好“课前谈话”环节,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要“导演”好学生学习过程,这是重点,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讨论、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再有,就是教师要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放任自流。
具体说来,一节优质课,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课前导入:设置合理的,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图片、视频、音乐,重在吸睛、激情。
2、目标及重难点展示不提倡齐读式,可教师讲述,一语带过;或是在课堂小结时展现即可。
3、课堂提问设计一忌过难,二忌表述不清,致使学生难以作答,造成课堂中冷场。
4、注意时间掌控,合理把握各环节教学时间。适当设计学生活动,利用学生活动时间来调节课堂教学时间。
5、学生活动的设计要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适度开展。不宜设计难度系数过大的活动,致使学生无法配合完成。
6、教学环节需注重双基(知识、技能)落实,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迁移、延伸。
7、必须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知识、技能、情感的渗透。
读者朋友,关于“一节优质课”的标准,你怎么看?请发表你的高见!
- 本文分类:学校工作
- 本文标签:
- 本文链接:https://www.58how.com/xuexiaogongzuo/98276.html
春城路金诺幼儿园咨询热线:18082750676(点击拨打,微信同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