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数学教案
一、课程内容:数字的认识
二、课程领域:数字的认识
三、课程器材:数字卡片(自带),积木块(颜色相同,大小相同10个),2个纸盘,数字板,认识数字书籍
四、学生情况:1、缺少对数的认识;2、有较好的沟通能力;3、不喜欢传统教学(讨厌学习);4、对于零食有一定的需求;5、感知觉—动作发展情况良好
五、课程思路:1、通过“点数物体”的方法,理解数的实际意义;2、采取传统课堂教学法(观察学习情况)。3、采取游戏教学法(观察学习情况)。
六、教学重点:1、通过“点数”,使学生能够对数字正确发音,并有一定的数字实际理解;2、通过直观的数字卡片认识,对数字有具体形象的理解。
七、教学难点:能够自己将知识类比,泛化,突破现有教具的局限。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八、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a,通过对积木的点数,使学生能够对数字有一个认识的过程;b,通过卡片数字来认识数字,书写数字,并能复述出1-10。
2、能力目标:a,初步培养学生数字的表达和认知能力;b,初步培养学生对数的发音,和数字逻辑性观念。
九、课程过程:
9.1)课前注意力训练
1、促使学生课上集中注意力,指令:“看着我”。提示儿童坐在椅子上,放平两手,老师坐得很近,不允许儿童坐姿不正或跑开。
2、对学生的态度坚定,并提要求,对任何服从的表示及时给予表扬、拥抱、抚背。让儿童集中注意力是上好课关键的第一步。
3、 对姓名的反应练习。要求说出学生姓名时看着我面对面 1秒,2秒,5秒 由活动转向老师(让他从事活动,然后教他在老师说"看着我"时,抬头看并进行目光接触。提示:将手放在儿童下巴下面,将强化物放在眼睛的水平高度)
9.2)课程教学
9.2.1)认识数字
1、展示数字卡片1-5,并通过指示、导读、跟读、复读等方法认识数字。
2、一起玩数字游戏,抽卡片读数字,双方互相进行。将5张卡片背放置桌子上,老师先演示,自己抽一张,给学生看,说:“这个读什么?”,并自己回答:“1、2、3、4、5”,注意回答语调,语调拉长,并用升调。同时手口合一,手势同时指示。
3、展示数字卡片1-5,并通过指示、导读、跟读、复读来加强对数字认识。
9.2.2)手口如一点数物体
1、拿出2个纸盘,放在桌子左右,左边盘子放3块(5块)积木。老师先演示,从左边那一块积木放在右边说出一个数字,拿完后将右边盘子拿到胸前,数出盘子里的总数。然后复原,让学生进行,并适当给予口头提示和“奖励”。老师演示一次,学生重复一次。反复进行3次。
2、拿出3(5)个积木,一字排开在桌子上,老师先演示,从左到右用手指点数积木,数完后将积木全部拿到胸前,说出总数。操作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注意力情况。点数时注意升调和语调长度的变化,使点数乐趣化。然后让学生模仿操作。并能够及时给予提示和“奖励”。老师演示一次,学生重复一次。反复进行3次。
3、从二维角度排列积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3(5)个。老师先点数,从左往右顺序点数,数完后说出总数。让学生模仿操作。再老师演示从右往左数点数,数完后说出总数。让学生模仿操作,并适当给予口头提示和“奖励”。同样,由上往下,由下往上。重复2次。
4、将3(5)个积木随意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自己去点数,并要求学生左后说出总数。重复3次。
5、泛化学习,用不同的教具,进行相同的操作。
- 本文分类:学校工作
- 本文标签:
- 本文链接:https://www.58how.com/xuexiaogongzuo/98920.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