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看几集《舌尖上的中国》,见识一下民间大厨制作美食的传承工艺,伴随着旁白君娓娓道来食材的选用、烹制的过程,煎炒烹煮,大师傅信手拈来自己的绝活,新鲜的材料,精心调制的酱汁,恰到火候的时间掌握,全是绝活。

色香味俱全,出锅盛盘,一道道美食摆在眼前,让人口水直流!所谓秀色可餐,美食的诱惑,谁能抵挡得住呢?

话说,这么多传承下来的中华美食,古代人的厨房长啥样呢?他们都是用什么工具做出来这些盛宴的呢?


 

古代的炊具主要分为八种:分别是灶、鼎、鬲、甑、釜、甗、鬶、斝

主要介绍灶、鼎、鬲、甑、釜。鬲读音同立,甑读音同增。

1.灶

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内或再于其上悬挂其他器具进行烹饪,相当于当今的燃气灶一个系统,看下古代的厨房。

 

2.鼎

新石器时代的鼎均为圆形陶质,是当时主要的炊具之一

秦汉以后,鼎变为香炉,完全退出了饮食领域。

3.鬲

陶鬲是炊具,青铜鬲则同时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而存在于夏商周时期。

4.甑

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饭甑在南方使用较为广泛,南方人主食是稻米,人口较多的人家,主妇会提前蒸好全家的量。

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它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的,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

 

 

5.釜

" 釜底抽薪"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灶下有薪,就是柴火。

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以后则有铁釜,带耳的铁釜或铜釜叫鍪(音谋)。釜单独使用时,需悬挂起来在底下烧火。

 

饭甑和釜沿用到后来,经过诸多变形,传承下来,继续成为人们频繁使用的厨房用具,实质没有变,只是功能和种类越来越多,各大品牌推出的智能蒸锅,号称能做柴火饭,保留米饭的香气,锁住水分,还能够24小时预约,真的很方便。

 

现代人的厨房,经过一代代演变,储物柜子的收纳功能使厨房变得不再拥挤,还多了些清新的格调,镶嵌式样的烤箱、洗碗机等家电让厨房更加智能。稳中求变,变中有新,坐享科技创新带来的便捷,也要感谢古人的智慧啊!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12月04日

新品推荐 | 中国大饭店推出袁氏传统挂炉烤鸡

新品推荐为将南北饮食文化融会贯通香格里拉集团烤鸭形象大使烤鸭研制专家袁超英大师精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清远鸡运用匠心传承157年的传统挂炉技艺为饕餮食客们献上他精心打造的枣木烤鸡01中国大饭店袁氏挂炉烤鸡提及京城美食代表,必是烤鸭无疑。京城烤鸭作为中国美食的代表之一驰名中外。为将南北饮食文化融会贯通,北京中国大饭店为饕餮食客们献上精心打造的枣木烤鸡。02上千年历史的清远鸡清远鸡有着上千年的养殖历史

热门专题

推荐标签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