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篇==
食材百科
柿 子
秋日食柿
缘起:中秋节那天,在师兄家,供奉着的柿子,又大又圆又红。看着小朋友吃起来那个满足感,吃柿子的季节到了。农庄里的柿子也好摘了,虽然就一棵树,也结了些果。所以在吃之前,整理一些有关柿子的知识点,吃也要吃个明白,心里清清楚楚的。
秋入小城凉入骨,
无人不道柿子熟。
红颜未破馋涎落,
油腻香甜世上无。
柿 子
【始载于】:《滇南本草图说》
【药性】:寒
【药味】:甘、涩
【归经】:心经、肺经、大肠经
【毒性】:无毒
【特点】:润肺之佳品
【适宜】:高血压、甲状腺、痔疮
【禁忌】:贫血、拉肚子、糖尿病、经期
【功效作用】:清热,润肺,止渴。治热渴,咳嗽,吐血,口疮。
食 疗 作 用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同时, 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
柿果味甘涩、性寒、无毒;柿蒂味涩,性平,入肺、脾、胃、大肠经;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软坚、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喉痛、高血压等症。所以,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外痔疮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如果用柿子叶子煎服或冲开水当茶饮,也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镇咳化痰的作用。可以补虚、解酒、止咳、利肠、除热、止血,还可充饥。
柿饼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等功效
营 养 价 值
柿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瓜氨酸、碘、钙、磷、铁。
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未成熟果实含鞣质。涩柿柿子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多,每100克柿子中含10.8克,其中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这也是大家感到柿子很甜的原因。新鲜柿子含碘很高,能够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另外,柿子富含果胶,它是一种 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于纠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等有很好的作用。
空 腹 吃 柿 子
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小的胃柿石最初如杏子核,但会愈积愈大。如果胃柿石无法自然被排出,那么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曾在手术中发现大如拳头的胃柿石。如果胃“有底”的话,就可避免胃柿石的形成。
柿 皮
有的人感到吃柿子的同时咀嚼柿子皮比单吃柿子更有味道,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同 食 禁 忌
不要与含高蛋白的蟹、鱼、虾等食品一起吃 中医学中,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
柿子不能与红薯、菠菜同食。
相 克
柿子+鹅:严重会导致死亡
柿子+紫菜:影响钙的吸收
柿子+土豆:吃了土豆,人的胃里会产生大量盐酸,如果再吃柿子,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产生沉淀,既难消化,又不易排出
柿子+红薯:腹胀
柿子+河虾:腹泻
柿子+鹅肉:一起吃严重会导致死亡
柿子+茼蒿:同食容易易伤胃。
柿子+海参:不易消化
柿子+海带:胃肠不适
柿子+河蟹:寒凉腹泻
柿子+螃蟹:一起吃会生病、中毒
柿子+章鱼:腹泻
柿子+紫薯:胃出血或胃溃疡
柿子+鸡蛋:腹泻、生结石
柿子+石榴:身体不适
柿子+白酒:产生结石
柿子+海蟹:寒凉腹泻
柿子+甲鱼:消化不良
柿子+海蜇头:腹胀
其 他 禁 忌
柿子含单宁,易与铁质结合,从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所以贫血患者应少吃为好。
糖尿病人勿食 柿子中因含10.8%的糖类,且大多是简单的双糖和单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即属此类),因此吃后很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是有害的。
患有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动力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术后,不宜食柿子。
- 本文分类:饮食百科
- 本文标签:
- 本文链接:https://www.58how.com/yinshibaike/78927.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