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是某一个很是火爆的韩国十点档狗血剧的片段。片段里一个身材姣好,妆容精致的女人,怀胎十月还踩着高跟鞋优雅地和客户在谈业务,没想到合约签署的下一刻她瞬间羊水破了,一时间狼狈不堪。周围的人们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她,连合作方都惊讶不已,然而女人镇定片刻之后,仍然十分礼貌地和对方握手感谢,说明了要先去医院生个孩子,随后便转身上了车扬长而去。我打开评论随时翻了几条,无一不在感慨,电视果然是夸大的艺术,现实中哪有这种紧急时刻还奋斗在前线的人。
我想说的是,现实中确实有,而且很多或许比这个片段里的女主人公更戏剧更夸张一些。可能是因为所处影视行业,里面女性从业者占比较大的原因,我总是能在各种各样的工作场合或者饭局上,见到努力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女强人们"。
之前提过,在饭局上碰到过一个刚刚休完产假的妈妈,我发觉她隔一段时间总会去卫生间,以为是喝了酒胃不舒服,后来才发现是要去定时吸奶,孩子才四五个月,但也只能拜托家里人帮忙照顾。当时她说过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成为妈妈是一件让人很有幸福感的事,但是再幸福她也不愿意完全舍弃掉自己,而迅速回归职场,无论是对她个人的状态还是她对孩子的态度,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而同样几个月之前,我和客户在对接一个重要项目的合同,正对到关键的地方,她在对面短暂地挂断了电话,我当时以为是被别的重要电话打断,便没太着急催促。等过了二十分钟她在打过来,才跟我解释道,方才是因为宫口已经开到三指,所以医生来帮忙打了无痛。我当下的震撼其实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能默默地安慰她,你安心生产,后续有问题的部分我都会标注清楚。大约过了一天的光景,她便将修改好的合约返了回来,还很抱歉地说比预计有些晚,我估算了一下时间她应该是刚出产房没多久,便又回到了工作中。后来等宝宝满月的时候,我们又联系了一次,对话期间我也问过她干嘛不把工作交接一下,她隔着电话轻笑了两声,说道:"等你之后就知道了,咱们这个年纪,哪敢把手上的筹码全部交出去,更何况我努力了半天的成果,我也不舍得就这么给人啊。"这话虽然说得轻松,但让我十分触动,换位思考了一下,孩子的出生代表责任的加重,而我们这么努力,不过就是为了原本的生活能不被改变太多。
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女强人"这个称呼,总觉得大众在用这个词去描述女性的时候,潜意识里总带了些不易察觉的谴责。在传统概念里,"女强人"更多的被用来形容那些只知道打拼事业,在生意场上游刃有余,但是不愿踏入婚姻,或者是已处于婚姻状态中却无暇顾及家庭,导致事业和家庭严重失衡的女性们。这些人常常被大众认为某一方面的缺失,仿佛她们虽然看上去风光无限,但却无法拥有传统意义上女人的幸福人生。当然,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由于众多案例印证过,女性放弃事业彻底回归家庭之后,每日被家务琐事和孩子缠身,导致了个人魅力的缺失,家庭关系的失衡,甚至演变成为了众多男性出轨、离婚的导火索之后,越来越多的妙龄女孩开始惧怕在家庭和事业中做出选择。更有激进者,因为害怕有可能造成的伤害,干脆成为了不婚或者丁克一族,尽全力地将时间消耗在打造个人的价值之上。
每次和适婚年龄却未踏入婚姻的女性朋友聊起结婚的话题,她们总是出奇地一致,嬉皮笑脸地告诉我:"亲爱的,我们的原则是不要靠近男人,会变得不幸。" 后面的话题顺其自然地演变成最近又发生了哪个让人不寒而栗的社会事件,比如杀妻骗保,又比如男子和小三合谋杀害了两个亲生孩子等等。而每次和已经生育的朋友聊起相关话题,她们都是一副过来人的样子:"结婚还好,生孩子才是改变一生的大事,不然你试试。"但你让她们具体说说,大家又欲言又止,那种说不出口的改变,才是真的骇人。
女性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生育这件事上。我觉得婚姻似乎还好,如果能找到一个三观契合,脾性相投的伴侣,婚姻在这种情况下大多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助推器。两个人为了目标一起努力,终归和单打独斗是有些区别的。然而生育不是,怀胎十月,女性要经历的是孕早期折磨人的孕吐、孕期频繁的起夜、身材皮肤的变样和走形;一朝分娩要接受无法言语的疼痛,鬼门关走一遭确实并非虚言;而孩子平安落地之后,又是新一轮的喂养、熬夜、担忧,更有甚者要经历抑郁和自弃,要把前半生的自己完全打碎重塑。很多女性迷失在这个节点上,她们回头看着自己前半生的潇洒无忧,然后转身无奈投入到后半生的鸡飞狗跳之中。也许她们并不因为生儿育女后悔,毕竟血脉相连的新生命让人生更加的圆满完整,但我想,如果能有更好的可以自洽的方法,她们一定也会愿意在保全自我的同时,去追求更圆满的人生。
面对生育,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开始做起了规划。在可以拼命努力的年纪拼命,为自己尽量积攒有效的资本,一辈子也就这么一两次,当然是要让这个时期过得尽量舒适一些。月子中心、月嫂、健身产后康复、营养搭配的餐食、越来越多高效的产品和先进的育儿理念,这些前期的积累,确实会让女性能尽量腾出一些空间留给自己,当然这依然无法完全阻挡生育过程中可能出现或者是面临的意外,也无法阻挡因为休假而造成职业生涯的短暂空白。但我也坚定地认为,真正有生活智慧善于规划的人,一定可以在这其中找到微妙的平衡。
那么面对这样的人生节点,你们还有其他更好的建议和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互动留言。
——The End
- 本文分类:职场天地
- 本文标签:
- 本文链接:https://www.58how.com/zctd/93462.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